第五十五章 于东的杀招

费家投资的协议达成,双方办事的效率也都格外高。

几乎是在协议达成的同时,费家那边早已准备好的设备就开始启运,而梁州市这边也开始了招人和厂房扩建工作。

厂房和人员倒是很容易,电器厂隔壁不远就有两家效益不佳的街道小厂,一家以前是做五金的,还有一家是做纸箱包装的。

之前电器厂有部分业务就转包给那家纸箱厂,负责帮着成品包装业务,现在刚好一起收购,这也得到了梁州市政府的同意和协助。

此外,电器厂也从社会上招聘了部分刚刚毕业的青年,扩大员工数量,只是这些人还需要经过一些岗前培训。

好在都是初高中毕业生,有一定的文化,况且新设备操作更加简单便捷,需要的时间并不长。

这也从另外一面帮助解决了梁州市就业问题,使得齐家裕的政绩上又多了一笔。

四月初的时候,新设备全部到位,于是电器厂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大生产,每年的五月份可都是结婚旺季。

家电市场也会迎来一个销售高峰,单单是整个四月份,电器厂就生产了各类型收音机超过三十万台,这还是因为新设备和新人员都刚到位的原因。

即便如此,电器厂几乎就没有任何库存,生产一批就被拉走一批,最后郝为民在请示过于东之后,将厂里原本的一间仓库也给改造成了组装车间。

然而当大家都准备继续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原本给电器厂供货的一家海外企业居然断供了。

这家企业位于大马,主要生产一些喇叭单元,之前是费文瀚介绍的,所有进口业务也都是费文瀚一手操作安排的。

可突然出现这种情况顿时打乱了电器厂的生产计划,好在费文瀚的关系路子挺广,及时给于东从港岛找来一家企业代替。

只是这家的报价要高出一些,使得成本提高,而且这家主要做的是高档单元,主要为欧美企业供货,这种廉价的不太愿意生产,产量也很低。

虽然暂时解决了问题,可也影响到了电器厂的产能扩大,同时还没有保障,价格又高出一些,总归不是办法。

费文瀚那边还在想办法,于东也不愿意坐以待毙,安排好了厂里的事情,买了火车票亲自前往东广省,那里集中了国内很多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

还没等于东出发,就又接到了费文瀚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