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彦前晚虽然醉了,可是依旧辗转无眠,在大伙们的鼻鼾声中,只觉内心烦躁无比。窗外得到天色依然黑暗,在冬季里根本无法根据天色来判断时间。他只知道如果还没日出,周梓霏就还没到达。
他想见她,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对她的思念没有一刻的停止。可是,他想的并不就是一切。
现在的他还生活在母亲的权势之下,虽说当初自己信誓旦旦地说过要摆脱母亲的掌控,可是他到了英国便知道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他还需要母亲的资助让他完成学业。就算他可以很有骨气地拒绝母亲给他的生活费,可是那一年三十多万人民币的学费,怎么是他一个学生就能承担得起的。
再说,在英国消费如此之高,单是房租水费电费已经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再加上其他的吃饭游玩的,这笔生活费也让他无力承担。
他早就认清当初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只能把心思花在了学业上。他的成绩很好,也拿到了奖学金,可是那些微的奖学金在他的留学花费里实在是九牛一毛。
因此,他更寄望于能够以足够好的成绩进入一些建筑公司实习。虽说薪水也不高,可是对他以后的工作生涯却有很大的帮助。他一直往这个方向去做,虽然他知道并不容易,但却让他充满希望。
天依旧没亮,他干脆爬了起来。他想,既然想做,就去做吧。只见一面,或许也有望梅止渴的效果。
从安然口中得到的信息不多,显然周梓霏对安然隐瞒得很是周全,除了只告诉她到英国之外,他什么没有其他的信息可查。
根据安然那晚说的时间,他得悉了周梓霏当晚乘坐的班机是降落在伦敦希斯罗机场。可是,伦敦到底是他们的目的地还是他们的中转站,他们还会不会从伦敦转机到其他城市,他不得而知。
之前听安然说起那次周梓霏在国内也有参加的比赛,知道了拿了一等奖的就是她的同事,也是这次被邀出席英国比赛的郭静秋。
其实,这些赛事不过是在建筑界里流行,对于外人根本就不会知道有这些比赛的存在。所以,网上的相关资料也很少 。再加上,这些比赛多数是为各国顶尖的建筑师所设,因为有一套严格的审核标准,并不是一般人想进去看就能进去看。
因此,想要知道参赛者的名字也不是容易的事。安俊彦查了一下网上仅有的资料,这几天在全英国里举行的建筑比赛也有几个,分散在南北几个城市,一天一天地去找,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毫无办法之下,他只有直接给举办单位打电话。几通电话之后,他基本上锁定了就在伦敦市郊举行的一个国际性的小型建筑比赛。他决定马上出发,争取最短的时间内能见到周梓霏。
从曼彻斯特到伦敦不过三个小时的火车车程,时间不长,还不足够他思考到时候见到周梓霏时该用怎样的一个表情该说怎样的一句话。古人不是常常有云“近乡情怯”,可是对于安俊彦来说,是“近霏情怯”。除了满怀的激动,他更多的是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