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

当苏灿说出下一首歌的名字是《兰亭序》时,屏幕前的小日子观众陷入片刻的静默。

许多年轻人略感疑惑,但一些年长的老者却浑身一震,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凝重。

“兰亭序?”他们低声喃喃着,眼神中透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兴奋,也有敬畏。

对于这片土地的人们而言,“兰亭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背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历史渊源。

书法,作为华夏文明的瑰宝,早在汉朝时期便通过交流传播到小日子国。

在这片土地上,书法找到了生长的土壤,随着唐代万国来朝的文化盛世,更是焕发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无数遣唐使来到大唐,学习礼仪、制度、艺术等文化精髓,将华夏文明的种子带回了他们的故乡,其中也包括书法。

他们更是将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等大家的书法真迹视为无价之宝,其中便包括《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等珍贵遗存。

因而,在小日子国,书法一度成为极具分量的艺术形式,并延续至现代,在普及度和规模上甚至超越发源地华夏。

小日子书法爱好者无不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耳熟能详,奉若神明。

而此刻,听到华夏歌手苏灿的新歌竟以“兰亭序”为名,他们不禁疑惑。

为什么一首歌会以书法名作为题目?

……

文化公园的华夏舞台上。

当《兰亭序》的前奏响起,悠扬的二胡声和清亮的吉他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阵温柔的清风,瞬间抚平观众的心绪。

舞台前方。

那些小日子国和其他国家的观众齐刷刷地看向舞台,目光炯炯。

他们的耳朵因《东风破》的震撼而敏感,心中早已对华夏风歌曲产生无比的期待。

而这一曲的开篇旋律,既古典又现代的融合风格,清晰地告诉他们,这又是一首华夏风杰作!

对于华夏观众来说,这首歌早已耳熟能详,几乎是苏灿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但他们也从未听过现场版的演绎,因此每个人都屏气凝神,等待着苏灿开口的那一刻。

……

前奏渐弱,舞台灯光聚焦,苏灿举起麦克风,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

他的歌声一出,宛如一道轻柔的水波,涟漪在观众的心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