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裴航,唐长庆中书生,因下第,游于鄂渚。谒故旧崔相国。相国赠钱二十万,遂挈归于京。因佣巨舟,载于襄汉。闻同载有樊夫人,国色也。航无由睹面,因侍婢袅烟而达诗一章,曰:“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
倘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数日后,夫人亦使袅烟答诗一章,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航览之,空愧佩而已。然亦不能洞达诗下旨意。及抵襄汉,夫人使婢挈庄奁,不辞而去。航遍求访,竟无踪兆。后经蓝桥①驿因渴甚之,道求饮。见茅屋三四间,有老妪缉麻其下,航揖妪,求浆。妪咄曰:“云英一瓯浆来,郎君饮。”航忆夫人诗有云英之句,正讶之,俄苇簿之下双手如玉,捧出瓷瓯
航接饮之,不啻玉液也。因还瓯,遽揭薄,见一女子光彩照人,航爱慕不已
因白妪曰:“某仆马甚乏。愿少憩于此。”妪曰:“任郎君自便耳。”良久告妪曰:“向睹小娘子艳丽惊人,资容耀世,所以踌蹰而不能去。愿纳厚礼而娶之,可乎?”妪曰:“老病只有此孙女。昨有神仙与灵药一刀圭,但须玉杵臼捣之,百日方可就吞。若欲娶此女者须得玉杵臼,其余金帛无用处耳。”航拜谢,曰:“愿以百日为期,必携杵臼至。幸无复许人。”妪曰:“如约。”航至京,遍访玉杵臼。忽遇一货玉翁,曰:“近有一玉杵臼,非二百缗②不可得。”航乃倾囊,兼卖仆马,方及其值。辄步骤独携而抵蓝桥。妪见大笑曰:“世间有如此信士乎!”遂许以为婚。女亦微笑,曰:“虽然,更为捣药百日,方议婚好。”妪于襟带间解药付航,航即捣之。每夜犹闻捣药声
航窥之,见玉兔持杵而舂。百日足,妪持药而吞之。曰:“吾当入洞而告姻戚,为裴郎具帏帐。”遂挈女入山,谓航曰:“但少留此。”逡巡,车马隶迎航,见一大第连云,朱扉晃日,仙童侍女引航入帐。就礼讫,航拜妪,不任感荷。及引见诸姻戚,皆神仙中人。一女仙鬟髻霓衣,云是妻之姊。航拜讫。女仙曰:“裴郎不意鄂渚同舟而抵裹汉乎?”航愧谢。左右曰:“是小娘子之姊云翘夫人,刘纲仙君之妻也,已列高真,为玉皇之女③史。”妪遂将航夫妻入玉峰洞中环楼室而居之。饵以绛雪④环英之丹,体渐清虚,毛发绀绿,神化自在,超为上仙。至太和中,友人卢颢遇之于蓝桥驿之西,备说得道之事。乃赠蓝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颢稽颡,请曰:“兄既得道,乞一言惠教。”航曰:“老子云:‘虚其心,实其腹。’”颢犹懵然,复语之曰:“心多妄想,腹漏精液,虚实可知也。”言讫,忽不见
【注释】①蓝桥:桥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上
②缗:穿线的绳子,也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
③女史:古代女官名,以知书妇女充任,帮助掌管有关王后的礼仪典籍
④绛雪,道教丹药名
孙思邈药理名学,医学圣手孙思邈是唐代华原人(今陕西耀县东南)。七岁时,每日能读很多诗文
独孤信见到他说:“这是个神童,恐怕他才能太大,不会被见用。”待到孙思邈长大成人,喜欢谈论老庄之学,在太白山隐居,学习道术,修练气功,养颐精神,研求出世的学问。他通晓天文,深入地研究医学药理,坚决要实行道德之术。偶然见到牧童伤害一条小蛇,蛇流了血,孙思邈脱掉衣服用来赎出小蛇,救活了它。又过了十几天,孙思邈外出,见到一位身着白色衣衫的少年从马上下来拜谢他说:“我的弟弟承蒙您道士搭救。”还请孙思邈去他家作客。将自己的马给孙思邈骑,一齐前往,行走如飞。到了一座城市,到处是盛开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装修得金光耀眼,好象是帝王的住处。见到一位来人,戴着祭祀时的帽子,穿着红色的袍服,跟随的人很多。那人十分欣喜,恭敬地走到前面迎接说:“深深蒙受了您的恩惠,所以派儿子来迎接你。”并指着一位穿青色衣服的少年,又说:“前些日子,这个小儿子一个人出去,被坏小子牧童所伤害,仗着您道士的脱衣赎救,才会有今天。”便命青衣小儿跪拜叩谢。孙思邈这才明白都是为了那天搭救小蛇的事情。便悄悄地问旁边的人:“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是泾阳(在今陕西泾阳县境)水中的龙宫。”穿红色袍服的大王吩咐摆设酒宴,请来歌舞伎弹唱,以宴请孙思邈。孙思邈借口自己不食五谷,只以服气为生,于是只喝酒。孙思邈在那儿待了三天,临别时,大王一定要送给他绸锦钱财和珠宝,但他坚决拒不接受。大王只得要他的儿子取来龙宫中的神奇的药方三十付赠给他,说:“这些药方可以帮助你救世救人。”孙思邈回去后,用那些方剂多次试验,都很有成效,就将那些药方编进了《千金方》
隋文帝时,要起用孙思邈担任国子监的学官,但思邈没有担任。后来唐太宗召他,他才到了京城
永徽三十年(唐高宗年号),孙思邈已一百多岁。有一天,孙思邈洗澡洁身后,衣冠整齐端正地坐着对他的子孙说:“我今天将出游无何有之乡。”一会儿就断气了。一个多月,面色仍如往常,等到装入棺木时,只有衣服了
后来,皇帝到蜀地巡幸,梦见孙思邈想要武都出产的雄黄。立刻派宫中使臣带上十斤送到峨嵋山顶峰。使者只见山顶上有一人,头发用幅巾束住,穿着粗麻制成的衣服,胡须和眉毛都是白色的,指着一块厚重的石头说:“可以把药放在石头上。”石上有文字。使者看到石上用大字书写一百多字,便抄录下来,一边录,字就一边消失。不一会,升起一团白气,孙思邈忽然不见了
成都有一位僧人,研读《法华经》。忽然一天,有一位仆从前来,说,我们先生请您前去诵经书。通过山中的烟气来到一座山间居舍。那位先生穿着山野服装,拄着用藜茎做的杖,双耳长及两肩,焚起香烟,出来听僧人读经。接着就给僧人用藤子做的盘子,竹制的筷子,粘高梁饭一盂,枸杞和菊花好几瓦盆。僧人吃了,味道很美象甘露一样。又送给他钱一串。仆人送僧人出来到路口时,僧人问道:“那位先生姓什么啊?”回答说:“姓孙。”又问:“叫什么名字?”仆人在手掌中写下“思邈”二字。僧人吓了一大跳,再看仆人,已消失无踪影。一看手中的钱,都是金币。僧人从此身心清舒,无挂无碍,无病无疾,后来,不知道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原文】孙思邈,华原人。七岁日诵千言。独孤信见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耳。”及长,好谈老庄,隐于太白山①,学道炼气,养神求度世之术
洞晓天文,精究医药,务行道德。偶见牧童伤小蛇,血出,思邈脱衣赎而救之。旬余出游,见一白衣少年下马拜谢,曰:“吾弟蒙道者所救”复邀思邈至家。易以己马,偕行如飞。至一城郭,花木盛开,金碧炳耀,俨若王者居。见一人,袷帽绛衣,侍从甚众,欣喜趋接,谢曰:“深蒙厚恩,故遣儿子相迎。”因指一青衣小儿,云:“前者,此儿独出,为牧竖所伤。赖道者脱衣赎救,得有今日。”乃令青衣小儿拜谢。思邈始省昔日救蛇事。潜问左右:“此为何所?”对曰:“此泾阳水府也。”绛衣王者命设酒馔妓乐,宴思邈。思邈辞以辟谷服气,惟饮酒耳。留连三日,乃以轻绡金珠相赠。思邈坚辞不受,乃命其子取龙宫奇方三十道与思邈,曰:“此可以助道者济世救人。”思邈归,以是方历试,皆效,乃编入《千金方》②中。隋文帝征为国子博士,不就。至唐太宗召,始诣京师。永徽三年,年已百余岁。一日,沐浴衣冠,端坐谓子孙曰:“吾今将游无何有之乡③矣。”俄而气绝,月余颜色不变。及入棺,唯空衣焉。后皇幸蜀,梦思邈乞武都④雄⑤黄,即命中使斋十斤于峨嵋顶上。见一人幅巾⑥被谒,发眉皓白,指大盘石曰:“可置药于此。”石上有表录谢。使视,石上大书百余字,遂录之,随写随灭。须臾,白气漫起,因忽不见。成都有一僧,诵《法华经》⑦甚专。忽一日,有仆人至,云:“先生请师诵经。”经过烟岚中,入一山居。先生野服杖藜,两耳垂肩,焚香出听诵经。遂供僧以藤盘竹箸,秫饭一盂,杞菊数瓯。僧食之,美若甘露。复赠钱一缗。仆送出路口。僧因问曰:“先生何姓?”曰:“孙姓。”曰:“何名。”仆于掌中手书“思邈”二字。僧大骇,视仆遽失不见,视钱皆金钱也。僧自此身轻无疾,后莫知所之
【注释】①太白山:在浙江鄞县东,山甚高秀,有不少名胜
②千金方:即《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孙思邈著,收入许多唐以前和唐代的秘方
③无何有乡:语出《庄子·逍遥游》,无何有,犹无有。原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地方,后指空虚乌有的境界
④武都:指武都郡,唐时地处嘉陵江上游,山川险阻
⑤雄黄:矿物名,也称“鸡冠石。”中医常用于解毒、杀虫药。⑥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
⑦《法华经》:即《妙法莲花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
谭峭嵩山炼丹好成仙谓峭字景升,幼年时就很聪明。文史书籍看过的不会忘记遗漏。只喜好黄老仙传。有一天,谭告别父母去游历终南山,从师嵩山道士,一学就是十几年。得到不食五谷,颐养精气的功夫。常常带着醉意外出云游,夏天穿裘皮衣服,冬天却只穿一件布衫,有时还躺在雪地上,别人认为他已死,仔细一看,仍有嘘气声,好象刮大风似的
每次行路常吟诵道:“线作长江扇作天,趿鞋抛在海东边。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后来住在南岳嵩山,在那里制炼丹药,服用之后,便成仙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