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白话仙佛奇踪 洪应明 2869 字 1个月前

梁简文帝退到后堂,召见陶弘景。陶弘景头佩葛巾进见,和皇帝谈了几天后,然后离去。梁简文帝对他更为敬重

陶弘景的弟子桓闿学得道法将要升天。陶弘景对他说:“不是说只要修道勤奋就可以达到通人的地步,我已经学得了许多道术,并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还留在世上,不能升天呢?”便托桓闿打听一下原因。桓闿升天后,回复陶弘景说:“您的阴功很好,但您做的草药中,却多用虻虫、水蛭等,功夫虽然超过别人,但却伤害了有生命的动物。从此后过十二年(一纪为十二年),才能解脱凡身离开尘世,为蓬莱仙境的水监。”陶弘景根据草药可以替代有生命的小动物制药的原理写成《别行本草》三卷,以改正他的过错

某一日,陶弘景并无疾病,但自己知道将要死了,预测了一下死亡的日子,还作了一首告别的诗歌

大同(南朝梁武帝年号)二年,陶弘景去世,死时八十五岁,面色不改,四肢屈伸如往常一样灵活。散发的香气数月不散,弥漫在山间

【原文】陶弘景字道明,秣陵人。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已而,有娠。生而幼有异操。十岁见葛洪①神仙传,昼夜研寻。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耳各有七十余毛,出外二寸许。右膝有数十黑子,作七星文。读书万卷,善琴棋,工草隶。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惟以披阅为务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表辞禄。诏许之。乃止于句容之茅山,立馆

号曰“华阳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润谷,必坐卧其间,吟诵盘桓不能已。沈约②为东阳守,高其志节,累书邀之,竟不至。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永元初,架三层楼,弘景处其上,与物遂绝。惟家僮得至其所。元善骑射,晚皆不为。雅听吹笙而已。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有时独游泉石,望见者咸以为仙人。及梁武禅代,弘景援引图谶③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武帝恩礼愈笃

及得神符秘诀,以为神丹可成,而苦无药物。帝给黄金原砂等物,乃合飞丹,色如载雪,服之体轻。帝服亦验,益敬重之,屡加礼聘,并不就。惟画两牛

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学敩曳尾之龟。岂可复致。”国家每有大事,无不咨之。时谓“山中宰相”

年逾八十无异壮容。后简文帝临南徐州,钦其风素,退居后堂,召之。弘景葛巾进见,与谈数日而去。帝甚为敬异。其弟子桓闿得道,将升天。弘景问曰:“某行教修道勤亦至矣,得非有过,尚淹延在世乎?”乃托闿探之。闿升天后,还谓弘景曰:“师之阴功极著,但所修本草多用虻虫、水蛭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