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飞听了,道:“莫不是江州的戴院长,能行八百里路程的?”
戴宗答道:“便是。”
那两个头领慌忙剪拂,道:“平日只听得说大名,不想今日在此拜识尊颜。”
戴宗便问道:“这位好汉贵姓大名?”
邓飞道:“我这兄弟孟康,祖贯是真州人氏,善造大小船只。原因押送花石纲,要造大船,嗔怪这提调官催并责罚,他把本官一时杀了,弃家逃走在江湖上绿林中安身,已得年久。因他长大白净,起他一个绰号,叫他做玉幡竿孟康。”
戴宗见说大喜。
四筹好汉说话间,杨林问道:“二位兄弟在此聚义几时了?”
邓飞道:“不瞒兄长说,也有一年多了。只半载前,在这遇着一个哥哥,裴宣,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山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亦会拈使棒,舞剑轮刀,智勇足备。”
“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从我这里经过,被我们杀了防送公人,救了他在此安身,聚集得一二百人。”
“这裴宣使得好双剑,让他年长,现在山寨中为主,烦请二位义士同往小寨相会片时。”
便叫小喽罗牵过马来。
戴宗,杨林卸下甲马,骑上马,望山寨来。
行不多时,早到寨前,下了马。
裴宣已有人报知,连忙出寨降阶而接。
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好表人物,心中暗喜。
裴宣邀请二位义士到聚义厅上,俱各讲礼罢,相请戴宗正面坐了。
次是杨林,裴宣,邓飞,孟康五筹好汉。
宾主相待,坐定筵宴。
当日大吹大擂饮酒。
戴宗在筵上说起晁、宋二人如何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仗义疏财。
许多好处众好汉如何同心协力;八百里梁山泊如何广阔;中间宛子城如何雄壮;四下里如何都是茫茫烟火;如何许多军马,不愁官兵来捉,只管把言语说他三个。
裴宣回道:“小弟也有这个山寨,也有三百来匹马,财赋也有十余辆车子,粮食草料不算,也有三五百孩儿们大寨入伙也有微力可效未知尊意若何?”
戴宗大喜道:“晁,宋二公待人接物,并无异心。倘若二兄不弃微贱时,引荐于更得诸公相助,如锦上添花。”
“若果有此心,可便收拾下行李,待在下和杨林去苏州见了公孙胜先生同来,那时一同扮做官军,星夜前往。”
众人大喜,酒至半酣,移至后山断金亭上看那饮马川景致酒。
戴宗看了这马川一派山景喝采道:“山沓水匝,真乃隐秀!你等二位如何来得到此?”
邓飞道:“原是几个不成材小们在这里屯扎,后被我两个来夺了这个去处。”
众皆大笑,五筹好汉得大醉。裴宣起身舞剑助酒。
戴宗称赞不已。
至晚便留到寨内安歇。
次日,三位好汉苦留,戴宗定要和杨林下山。
不住,相送到山下作别,自回寨里收拾行装,整理动身。
戴宗和杨林离了饮马川山寨,在路晓行夜住,早来到蓟州城外,投个客店安歇了。
杨林便道:“哥哥,我想公孙胜先生是个学道之人,必在山间林下,不住城里。”
戴宗道:“说得是。”
二人先去城外一到处询问公孙胜先生下落消息,并无一个人晓得他。
住了一日,次早起来,又去远近村坊街市访问人时,亦无一个认得,两个又回店中歇了。
第三日,戴宗道:“敢怕城中有人认得他?”
当日和杨林入蓟州城里来寻他。
两个寻问老成人时,都道:“不认得。敢不是城中人,只怕是外县名山大刹居住。”
杨林正行到一个大街,只见远远地一派鼓乐迎将一个人来。
戴宗,杨林立在街上看时,前面两个小牢子,一个着许多礼物花红,一个捧着若干缎子采绘之物,后面青罗伞下罩着一个押狱刽子。
那人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两眉入鬓,姓杨名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