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后来,他能够借助武则天,压住那些门阀世家,除掉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更是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抱负。
至于后来,武氏登基,那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
在李治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他选择的是用武后治政,而不是扶持另外一个皇子,来平衡太子的势力。
再有李世民偏宠李泰,导致李承乾造反的先例下,委实不算是什么太错误的决定。
因为在李治看来,武则天顶天了,也就是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而已,最后皇位还会是自己儿子的。
历史上都是这样发展的,他自然觉得没什么,谁又能想到,武媚娘厉害到了那样的程度,能以一介女子的身份登上皇帝的宝座。
所以说,李治的行为,真心算不得错,而且纵观历史来看,他也算得上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君王了。
可就像是之前李承乾一样,有着那么多世帝王经验的李承乾,都不能让李世民满意。
更何况是现在尚且稚嫩的李治呢,尤其是之前还有那么完美的太子做对比,李世民对李治就更是有着诸多的不满。
这点不满,是连李世民自己都控制不住的,所以他不仅不经意间就说出了,李恪类朕这样的话,而且还在多个场合这般表达。
这是什么意思,要知道,上一个像李世民的青雀,所引起的风波,众臣可还是历历在目的。
更何况是身为前朝皇子的李恪,他甚至还不如李泰,毕竟李泰还是嫡次子,若是李承乾出事,是有着继位可能的。
可李恪呢,满朝的大臣,有几个是希望他登基的,不提长孙无忌,单单只是那些开国功臣们,就不可能允许。
毕竟前朝血脉一旦登基,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又算是什么,等着被人清算,白忙乎一场不成。
所以后面李恪的死亡好像已经注定了,便是没有长孙无忌的设计陷害,其他大臣也注定无法容他。
要说李世民不知道这些吗,作为一代帝王,他怎么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