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溪河边,河水潺潺,远望过去,对岸树木萧索,沿河一排木板楼,孤寂清冷。
古溪码头的石碑,和斑驳的牌楼在冬日的霜风中,凄惶无助,长长的青石板街面冷冰冰的,在午后的阳光下,泛着青幽的光泽,随着街面的地势绵延而去。
前面是巍峨奇峻的龙柱山,拔地而起,陡然耸立,从古溪码头边,沿着龙柱山的山脚,原有一条古道来的,贴着龙柱山,傍着梁溪河,蜿蜒着一直通往周家畈的方向,可惜,年代久远,早荒废湮没于荆棘丛中。
摆在刘一鸣面前的现实问题,让刘一鸣心中不胜焦虑。
说来容易做来难。
交通问题,说白了就是现在清溪镇的道路问题,是刘一鸣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道路不畅,一切都是空谈。
要解决清溪镇和各个行政村之间的道路难题,缺的是什么?钱,需要钱啊,有钱啥事不好办?关键是清溪镇现在没钱...刘一鸣也变不出钱来。
靠财政拨款吃饭的清溪镇,哪里有钱?刘一鸣早就知道清溪镇镇委的一点家底,穷的那个叮当响啊,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千头万绪,所有的事摆在面前,都归集到一点,资金从何而来?
“刘书记啊,这个老街上的一些街坊,要是个人翻盖老房子的话,现在还能不能批呢?”王文礼问的这句话,打断了刘一鸣的愁思,这是很现实的情况哦,别人房子破了旧了,他要翻盖新屋,怎么办?是原址重建,还是另行安排,这个镇委要有具体的明确方案才行啊。
看了看王文礼和身边街道办的几个人,刘一鸣蹙了下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