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刘一鸣的三板斧

香路青云 佚名 2174 字 1个月前

人走了怎么办?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哪个单位的人,白吃了,人调走了,直接扣罚该单位的财政拨款,让单位去找调走的当事人。

当事人不认账?没关系,人要脸树要皮,歪风邪气还有理了?那我刘一鸣就拿到县委大院里去说吧,看他认账不认账。

今天的会议上,对清溪镇的定位清晰了,也给所有的与会人员指明了清溪镇的未来发展方向:

“清溪镇有我们的短板,我们不回避,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不去追究了,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未来的路怎么走?简单粗暴的卖资源开矿山,行吗?短期是可以获得一点利,但从长期来看,百害而无一益,若干年后,千疮百孔的清溪镇,还叫清溪镇吗?只怕那时我们都会被后人唾骂的...”

“正视我们清溪镇的不利条件,也不能否认和忽视我们清溪镇的优势和长处...清溪镇的地理位置并不是不好,虽然偏僻,只是基础交通建设没跟上...清溪镇的长处在哪里,我想请大家都好好思索一下...这么好的旅游胜地,加以合理利用,就不能改变清溪镇落后的面貌吗?”

大家都明白了,看来,新任的镇委书记刘一鸣给清溪镇的定位已经框定在旅游发展这个调子上。好吗?确实是好,绿色生态,对环境对清溪镇都有益,当然好啊,可是,怎么开发?往哪个方向走?会议上没有说。

走绿色生态开发的旅游路线,是刘一鸣这几天深思熟虑后的结论,并非其拍脑袋的突发奇想。在县里招商局带回来的资料中,给了他不少提示,招商局的资料里有很多客商来过安和县,其中到过清溪镇的也为数不少,而且来清溪镇的客商中除了富民矿业集团以外,有好几个就是旅游公司,专门做旅游项目开发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客商还不止一次过来。

招商局的资料显示,来清溪镇前后3次以上的同一家旅游公司就有4家之多,自然资源不好,旅游地理风光条件不好,人家会没事一而再再而三的来你这偏僻之地吗?

按说来了这么多次,说明客人的兴趣很高,对清溪镇的地理条件,潜在的开发价值很认可的啊,为什么这么多次的考察之后,却没有下文,不了了之呢?

起初刘一鸣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他认真看了那几家旅游公司到清溪镇来考察的最后一次的时间,似乎有所顿悟,那个时候,富民铁矿刚刚开始运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