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骑着摩托车在前面轻车熟路的跑着,龙柱山山脚到周家畈村,这一条路沿着梁溪河走,灰尘少了很多,景色也更迷人,一边是静谧流淌的河水,一边是高耸的奇山怪石。
苏眉从刘一鸣的摩托车开始拐上河边这条小路开始,不知道惊叹了多少次。这么好的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可惜吗?
傍山的小路一会笔直,一会扭曲,轻快的骑行中,一会好像路到了尽头,一会又豁然开朗,路两边的花草,随手可即,时不时惊起林中不知名的鸟“扑棱棱”的飞起,引得苏眉欢快的笑声时时绽开。
周家畈村到了,村口那几株古老的刺槐是最好的标志。
刘一鸣看了看表,好家伙,骑车从镇委会到这里,竟然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听张俊说,走国道那边走,摆渡过来的话,最少要三个小时呢。
交通啊,这路啊,太重要了,刘一鸣没作声,他心里在感叹,再好的风景再多的物产,进不来出不去,有什么意义?
随着张俊一起,向周家畈村的村委会走过去,摩托车就停在村口的刺槐那,挺好的,天然停车场。
刘一鸣走的很慢,他在细细的打量端详着村子里的景物,房子大多很老旧,式样很古朴的结构,高低参差不齐,木质的两层楼房是主体,也有一部分青石砖瓦房。
最引起他注意的是拐过刺槐,靠近梁溪河的那一块空场子上,一栋还没有完工的房子,从已经建好的部分看,明显突兀于村里其它村民的木质房。
占地大,位置景观好,背靠刺槐,面临梁溪河,从刘一鸣站的地方望过去,房子主人是要建三层以上了。
村里的小道竟然和清溪镇老街上一样,青石条砖铺砌,一块块,一级级,盘旋远去,也许时代久远,青石被踩踏的蹭光瓦亮,静静的泛着岁月的苍凉。村子里碰到的多是一些老年人,友善的对他们笑着颔首,一群小屁孩在叽叽喳喳的欢快的跟在后面。
穿过小道,到了一个空旷的像是广场一样的场地,看起来是村里聚会的地方,一座青砖瓦房的建筑耸立在场地中心的正对面,粗大的廊柱支撑着飞檐斗角,上面像似一个戏台,逢年过节时用来表演唱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