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水库叫龙山水库,修建的年代有些久远,被水库围起来的湖叫落雁湖,很有诗意的名字,清溪镇的清溪志里曾有诗赞叹落雁湖的浩渺美景:
“碧波万顷浪,烟雨两茫茫。”
“渔舟向晚归,清歌唱斜阳。”
“风吹莲叶残,冬雪春水涨”
“雁落潮头处,不复去南方”
落雁湖其实是和清溪镇的梁溪河、卢湾河相连通的,绕着龙柱山盘旋如带,最后经龙山汊流入到南江,古溪码头就是历史岁月中的一个繁忙的中转站,可惜没落在荒草中。
刘一鸣手上已经画了很多张纸了,他停下笔,望着绵延的群山,碧绿的湖水,前几日的烦躁和不悦消解了不少,面前的现实和他在资料上了解到的清溪,反差如此之大:
清溪镇,辖12个行政自然村,人口2万余人,低于全国乡镇平均人口,在安和县算人口少的镇,青壮劳动力还绝大部分在外地去打工了,剩下的实际常住人口比纸上的数字更少。
清溪镇河网密集,山林地多,可耕地少,人均实际年收入不足一千元,年年靠财政补贴度日,当然,年年GDP考评全县倒数第一,是典型的贫困县里的贫困镇。不过去年的财政情况突然变好了些,进项里突然多了一笔收入,虽然不多,也算是前任的一点政绩。
从地图上看,往东,经梁溪河、卢湾河、落雁湖、龙山汊,分别连接着周边两个省的重点城市,一个南源市,一个德庆市。可惜河道的航运功能完全废弃了,从龙柱山过去的路全是不规则的崎岖山路,走不了车,没有一条像样的正规公路。
往西,经国道,到省城松阳市6个小时车程,到县城云宁镇2个小时车程。
刘一鸣的心里一边在回想着清溪镇的既有资料,一边远眺着眼前的湖光山色,作为即将主政这一方水土的决策人,他在沉思:清溪镇,穷困的根子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