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人参市场

而到了那个时候,人工养殖的人参以及山野菜和其他药材,这类产品就是不可或缺的了。

考虑到这类植物生长周期缓慢等各类因素,赵东旭必须要做长远的打算。

立足于当前,未雨绸缪,尽快的开始着手组建人工培育完善的体系。

考虑到这一点之后,赵东旭转过头来,对着老孙头开口问道:“孙大哥,咱们村里有人懂怎么种人参吗?”

“种人参?哎呀,这个咱们村好像还真没有人整过,不过这玩意挺金贵的,一般人还真种不明白。”

听到赵东旭的这个问题,老孙头眨了眨眼睛,皱起了眉头回答道。

一边说着,他也在脑海中不断的思索着。

“咱们村好像确实没人懂这玩意的,不过旁边有一个村叫万良村的,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以前他们村就有人种人参,不过好像没赚到多少钱,后来就又种地去了。不过,具体该怎么种他应该挺清楚的。”

万良村?

对于这个名字,赵东旭其实一点都不陌生。

在他的印象当中,等时间来到2000年之后,这个村落将会扩张成为万良镇,而且名气一点也不小。

后世的时候,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万良镇早早的就转型成功,成为了吉省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

原本那个到处坑坑洼洼,全是低矮平房的小村子,在组建成为人参交易市场之后,短短两年时间内就盖起了很多的楼房。

街道两旁的店铺,十家有八家都是山货店,装修的更是一家比一家豪气。

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村民们,也有不少人因此而暴富了一波,成为了吉省的一个神话。

老孙头说的确实没错,在这个年头,长途运输业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当地的货物卖不出去的窘境。

万良村的人参也是一样,虽然说这种东西十分名贵,但在当地很少有人主动买来吃,最大的消费群体基本都是南方人。

在货物积压卖不出去的情况下,种这东西还真不如种地赚的多。

也怪不得老孙头认识的那个人,种了两年人参之后,又转头去种地了。

“孙大哥,不知道你说的这个人,现在你还能联系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