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想法美好,现实残酷

“小旭,小旭?”

看着身旁的赵东旭不知怎么的开始愣起了神,马春海把手伸到了他的面前晃了晃。

这一会儿,赵东旭也终于回过了神,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对着马春海开口说道。

“马哥,我是这么想的,既然现在我有货源,你懂运输和销路,那咱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打工呢?”

“虽然我不知道在羊城,一斤狍子肉到底能卖多少钱,不过既然你之前按照高价进货,那老板都能赚不少钱,而且才过两天就再次让你来进货,我想这其中的利润肯定差不了!”

听到赵东旭说到这里,马春海顿时变得激动了起来。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完全可以自己开一家山货店,主打高端市场,专卖长白山野生人参,天麻、蜂蜜……”

赵东旭大致的听马春海讲了一下他心中的规划,不出他所料,马春海的营销手段还是那老三样。

先是把店铺给装修的无比豪华,目的就是当顾客还没进门之前,就彻底的被这高端奢华的气息给震慑住!

而之所以要这样做,其实是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节省人工。

马春海既然要自己开一家山货庄,那必然是要标高价,做高端客户的生意!把店面装修的高贵奢华,自然就会把那些兜里面不富裕的客户给吓跑。

而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店员为高端客户的服务时长,不至于催促。又能避免店铺内环境嘈杂,防止给客户的感觉像是进了批发市场一样。

至于第二个好处,那就要体现在心里层面了。

既然想要把山货当做奢侈品来卖,那么心理暗示就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同一瓶啤酒,在大排档卖4块钱一瓶,但要是去了酒吧,那么售价就最少要翻五倍!

同样都是明码标价的卖酒,之所以能把啤酒卖到五倍的价格,自然是脱不开装修环境所带给人的心理暗示。

除了装修要豪华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会讲故事!

如何把寻常的商品卖出高价,最好用的方法就是在这件普通的商品身上,加上一些类似采摘来源、食用传统,以及背后的故事。

想到了这里,赵东旭脑袋里灵光一闪,对着马春海问道:“马哥,现在羊城的市场里,是不是已经能买到手持的录像机了?”

听到赵东旭话锋一转,问起了这件事情,马春海先是观望了一下四周,脚下又朝赵东旭靠近了两步,小声说道:

“你是想买录像机了?羊城的商场里确实是有卖的,但是最便宜的都要八九千块钱一台,不过我倒是有港岛那边的路子,你要是想买的话,一台给我四千五就行!”

看着马春海这神秘兮兮的样子,赵东旭大概猜出来了,这批货绝对是从港岛走水路来的。

不过这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年头邻接边境的省份,其中赚到了大钱的,有几个人能不沾点儿倒买倒卖的生意?

离港岛近的羊城,这年头最热衷于倒卖利润大的电子产品。

而离棒子国近的吉省延边地区,要是赵东旭没记错的话,这几年罗老师还在和棒子们做生意,从邻国那边倒卖汽车呢!

其中还有更厉害的,倒爷界的祖师爷,用罐头换飞机的老牟子,算着也没几年就要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