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翻了衢州的纪录,往前推算三十年,衢州竟然发生过五次大型水灾,七次小型水灾。两岸的堤坝每年都在加固,但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坚持不了两年,又会溃堤。”
衢州的情况,大家都有耳闻,景顺帝知道不能完全怪罪于杨寅,缓了缓情绪,问:“所以,你认为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老臣认为,应当重新规划河道,增加一些支流,缓解暴雨压力。”
“你已经有方案了?”
杨寅摇头:“老臣惭愧,才疏学浅,只怕难以担当如此重任。”
景顺帝冷笑一声:“那你说这些有什么用?你是工部尚书,若是连你都想不出解决方案,难不成你要让朕为你设计方案吗?”
看皇帝动怒,杨寅惶恐的趴伏在地上。
景顺帝把面前的奏折砸在杨寅身上,怒声提醒他:“改河道……你说的倒是轻巧。洪水今年是没了,可明年夏天谁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来。若是你在明年雨季之前没有修好河道,那衢州的几十万百姓又该如何?难道要让他们都搬出衢州,等你慢慢把河道修好再搬回来不成?”
凡是要开凿河道,必定费时费力,一年半载是决计完成不了的。
但衢州的情况,可等不了这么久。
“皇上!虽然臣力不从心,但臣可以推举一人,若他愿意出面,衢州之围必定能解决。”
“谁?”景顺帝压着怒火问。
“李正源!”
这个陌生的名字让朝上其它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周叙白浑身一震,目瞪口呆的看着杨寅,‘李正源’三个字把他的脑子给砸懵了。
他万万想不到,自己暗中找了几个月的人,为什么会从杨寅口中说出来。
杨寅还在继续说:“此人原是前朝状元,后来被奸人陷害,辞官云游。以前汝州和衢州一样,隔三差五就会遭遇洪涝灾害,但自从李正源带领当地百姓们梳理河道后,汝州已经多年没再发生过洪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