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笑了笑:“是啊,时间过得也是快,一眨眼,你也如梁九功一样,带出了好徒儿了。”
魏珠见康熙满眼之中毫无戒心,没来由的心里一颤,还好这个时候,闵敏回来了,便道:“皇上,闵敏一定知道这是什么花儿。”
闵敏一愣:“师傅,什么什么花儿?”
康熙朝着那枝梅花道:“朕方才与你师傅说,这枝梅花如此清秀却又没有香气,若非朕偶然抬头,竟不知她在这里开的这样娇妍,不知是什么品种。”
闵敏笑着回答:“回万岁爷,这株叫做杏梅,原是晋嬷嬷种得,说它好看但是并无香气,便不怕冲撞了主子。”
康熙点了点头:“这确实像静哥的作风。”
闵敏又道:“里头的宫人奴婢已经命他们退下了,皇上且随奴婢来。”
魏珠让到一边,让闵敏在前头带路,自己跟在康熙的后头,静悄悄地进了咸安宫……
大约等了一个多时辰,康熙才退了出来,眉目之间什么情绪都瞧不出来。
闵敏和魏珠交换了一个眼色,魏珠道:“万岁爷,时辰不早了,可是摆驾永和宫?”
康熙点了点头,跟着魏珠走出了咸安宫,闵敏赶紧让侍卫太监们归位,便小跑着跟了上去。
这么一折腾,到永和宫的时候已经是正午时分了,德妃正在四阿哥、四福晋和十四福晋的陪同下用膳。显然,没有人料到康熙会在这个时候过来,真是且惊又喜。
“都起来吧。”康熙的声音虽是懒懒的,但终究还是有一些些难以名状的欣慰,悄然间流露出来。
闵敏把这一些些微妙的表情看在眼里,自然也能把德妃见了康熙这般神情之后,满眼的欣欣然看在眼里。她觉得有些好笑,康熙的这份心情分明和德妃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德妃却满心都认为,是因为永和宫里头的这番天伦佳景,让康熙的心头泛上了几丝温情。
其实也是无妨,闵敏在心里和自己说。如果不是因为康熙心疼德妃要面对一个没有十四阿哥的春节,他也未必会过来永和宫。
宫人已经手脚麻利的添上了一副碗筷,德妃也把主位让了出来。
“罢了罢了,都不必拘礼,”康熙摆了摆手,轻轻落座,也示意大家都坐下。
站在德妃身后的扶月已经手脚麻利的为康熙布菜,可是却让闵敏好生的奇怪,算起来,扶月应该在去年就满二十五岁了,怎么还会在宫里头当差?难道宫里头特别得宠信的奴才,会让主子下意识忘记了年龄的传说是真的?
想到这里,闵敏忍不住又在心里哼了一声。唉,太多人提醒过自己了,别以为能像一个普通宫女那样到了年龄就得了恩典,还是老老实实当差吧,然后看老天会怎么安排自己这个不速之客后头的命运。
“这道荷塘月色原是闵敏还在景阳宫的时候想出来的菜式,臣妾觉得很好,便让宫里头的厨子去学了。唉,总是不觉得有闵敏做出来的那般手艺。”德妃轻轻夹了一颗蜜糖莲子放在康熙的碗里头,“不过后来扶月动了脑筋,竟也模仿出了十之八九,皇上您试试。”
康熙呵呵了两声:“闵敏这丫头在小厨房里头的心思,也真是没几个人能比得上。沁儿和金水经她调教了这样许多年,也总是觉得不得那份细巧。能做出个十之八九,着实已然不易。”
德妃道:“万岁爷说的是,有时候啊,臣妾还会想,闵敏的那些个手艺,可是都成了精吗,这样的让人惦记。”
康熙倒被逗乐了:“闵敏啊,你还不过来领罪,德妃说了,你的菜式里头藏着狐媚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