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那些年经历过了战火,硝烟平息后,南平街也在很短时间恢复了它曾经的繁荣。
能在南平街找到一个铺面,就凭这个地段,随便做什么生意都不可能亏。
难怪宋明说他知道一个很好的店铺位置,确实没有比南平街的铺面位置更好的了。
来到地方,一栋3层小楼出现在面前,每层楼占地约200平米,三层楼600来平米。
整栋楼是古风建筑风格,暗红木门、木窗配以斗拱装饰,只可惜长久失修,暗红色被灰尘覆盖,几乎快看不清原本的颜色了。
大门上悬挂招牌匾额的位置,现在空空如也,仔细看,有过被外力暴力破坏的痕迹。
这店铺的位置,风格非常符合顾晓霞的想法,甚至还比她所期望的面积要大上三倍,之前她觉得能在昆市位置相对好的地方找到一个一两百平米的铺面就好,现在居然是一个600平米的。
如果真能租下,这家店以后完全可以打造成王氏姐妹桥鲜园过桥米线店的旗帜店,甚至还可以根据情况组合不同的经营项目。
对这个店铺,顾晓霞真是太满意了,不过真要租下这样大的店铺,租金、装修、店铺装修投入都需要比之前预算翻上几倍,之前预算的资金显然不够。
顾晓霞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她对这个铺面满意,自然也会有人对这满意,这条街上除了这栋楼左右的铺子全都在营业。
84年在滇南,愿意干个体户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敢尝鲜的人也不在少数,就像李姐,自己一个人就摆个地摊赚钱供儿子读大学。
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这个铺面一直没能租出去,是因为房租很贵,又或者房东有什么特殊要求。
顾晓霞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宋明惊讶于她的敏锐。
“你还真没猜错,盯上这房子的人不少,还有人提出要买这栋楼,沈爷爷不卖。这房子对于沈爷爷来说更多是一种念想。
沈耀军曾和我说,这是他爷爷在昆市唯一剩下的祖产,租出去怕别人破坏了房子结构,拿着瞎整,所以宁愿空着也不出租。”
“那你怎么就肯定沈老爷子愿意把这栋楼租给我们?”顾晓霞提出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