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很是奇怪,顾晓霞一个卖发饰、沐浴球的农村小姑娘,能要啥画呀。
在得知顾晓霞想画几幅和过桥米线相关的水墨画后,李姐笑了:“走,我带你找我儿子,他是美术系大三的学生,你去看看他的画行不行。”
李姐居然有这么大的儿子了,这一点顾晓霞倒是真没想到。
李姐看上去也就30出头,当初顾晓霞叫姐也是为了让李姐高兴,生意好做。
不管在哪个时代,哪有女人会不喜欢自己被人叫得年轻一些呢。
可没想到李姐居然还比王桂芬大上几岁,只不过李姐从小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不像农村人需要天天下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看上去要显得年轻一些。
汪墨看到顾晓霞时也微愣了一下,自己妈妈什么时候认识这样一个漂亮的妹子,让人看了不由自由就想为她作画。
听到顾晓霞想找人帮画几幅画,汪墨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又是妈妈的朋友,自然愿意帮忙。
顾晓霞也没直接答应就让汪墨画,她提出让汪墨给她看看作品,汪墨忙回画室拿作品。
李姐嘴上不说,心里有点不舒服,自己儿子都愿意帮她画了,顾晓霞怎么还挑三拣四的。
不是顾晓霞挑剔,而是顾总习惯了见货付款,自己要花钱买东西,总不能连货都没见过就随便付款嘛。
汪墨把画递给顾晓霞,一脸忐忑,明明是女孩来求他作画,他却有种等待老师点评的感觉,比系里教授还严厉的那种。
顾晓霞看着汪墨的画,有国画、油画、工笔画,不管哪种都画得挺不错,显然是在画画上用过功夫的孩子。
后世,在一些人眼中艺术类院校是成绩差的孩子不得已的选择,但其实真正的艺术学校学习是非常辛苦的,既要学文化知识,又要学专业技能,画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选择吃苦,认真钻研,自然能在艺术之路越走越远,有的人吃不了这个苦,随便应付了事,就算能毕业,但也注定在艺术方向不会有多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