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满意

虽说是自己外甥女,但到底不是亲生的,林小顺姐夫是解元,拜师秦阁老是算得上佳婿,但外甥女会怎么想谁又能说得准。

万一好好的一桩婚事就因为自作主张而变成怨偶,岂不是可惜了?

此事说了,就算到时候碍于规矩不见面,或者婚事没成,也不至于会怨念自己。

娘家俞老太太前半生顺风顺水,育有两女一儿,两个女儿都嫁得不错,儿子也听话懂事,却不想外出办事,回来的时候遭遇山匪,夫妻双双殒命,就留下一个九岁的女儿。

膝下嫡子早逝,庶子虽说对自己还算孝顺,但百年之后唯一的孙女命运如何谁又能说得定呢?

如今俞老太太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自然就想到孙女的终身大事。

等她出孝之后,就到处托人寻找良缘,张罗婚事。

婚姻乃是大事,一次嫁人说是赌一辈子的幸福,儿子就这么一个孩子,自然想给她找个周全的人家。

可惜门第高的靠不上,门第低的瞧不上,门第相当的不愿意娶孤女,别说可以挑选的了,看得上的就没一家愿意点头的。

而那些上赶着的人家,往往又有各种不足,光是目的就让老太太看不上。

说来也巧,那天俞氏回来给娘请安的时候,就提起了林家的小儿子。

当时别说老太太瞧不上人家区区一个庄户,那么点薄产还是郭家手指缝里露出去的,就是俞家几个庶儿媳也都看不上。

“若是庄稼汗都能娶我们俞家的女儿了,岂不是让人觉得我们俞家女儿嫁不出去了。”

高不成是难,大户人家低就也不容易。

脸面这东西有时候能成全一个家族,有时候也能圈固一个家族,所以这婚事才这么难。

俞老太太也不满意,但又不想在儿媳面前让自己女儿没脸,才给了俞氏说话的机会,“你既然会提起此人,想必也是有所长处吧?”

俞氏其实也就因为她娘太着急,思前想后也就林家这位合适才提的。

但脸面的事情人家也不是没有,“此人姐夫乃是今年的解元。”

这个确实有所长。

“姐夫是解元也只是姐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跟他未必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