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祖是族里的大事,村里几大氏族都开始忙碌起来,林氏一族自然也不例外。
今年祭祖林有田家给了四吊钱,族里不少人家种生姜赚了钱给的也多了些,不但够将祠堂修葺一番,还能准备整只的三牲。
林大牛感觉这是他这辈子主持得最宽裕的祭祖。
“还好没把林有田除族,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族里的族老以前多半是赞成将林有田除族的。
族里有个这么好吃懒做又四处惹事的族人,是谁都心累。
若不是林有山担着,只怕这事不用赵氏嚷嚷,族里就已经有不少人动手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古人诚不欺我。
谁能想到,当初人人厌弃,今天族人还能沾他们家的光呢。
“只可惜生姜刚种的时候我们这心里没底,种得太少了。”林大牛很遗憾。
族里不少人都遗憾今年的生姜种少了。
种姜不用水田,只要空出几块山地就成了,甚至连旱地都不用占用,但是一斤生姜能换郭家十五文钱,比去壳的稻谷不知道划算多少倍,差不多一亩地经营得好就能得十五吊钱,扣除各种成本也能余下十一二吊钱,差不多就能盖整整齐齐六间砖瓦房了。
只可惜今年播种的时候大伙只敢种着试试,山地多的多试了几亩地,山地少则只在自己家菜园子里种了一点算尝鲜,如此几乎所有人都懊悔自己种少了。
赚得最多的除了林有田家就是林有山家了。
也不知道是得了准信还是信赖自己的亲弟弟,林有山家里的旱地、山地和菜地都种满了生姜,甚至还跟村里它姓的人家租了便宜的山地来种生姜。
光今年一年种姜所得据说就有一百大几十两银子,看得不少人眼红。
“有山也是个沉不住气的,这么多钱在村里多置办点田地才是正经的,他倒好,前脚刚得了钱银后脚就在城里置办了宅子。”一位族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