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事情搞得黄清若脑袋有些晕乎乎的,神魂仿佛还定格在方才触摸大虫的瞬间。即便事先她盘算得很清楚南蛮使臣不会让她出事而且路昂在她身边,也不免会想万一出现意外如何是好?
梁京白那个烂摊子她还没收拾好……
要不总说念什么就来什么,老天爷仿佛在给她回应,梁京白的身影进入了黄清若的视野范围内。
黄清若敛神凝睛,原来是如今被提拔为国师的梁京白携僧司的几位僧官前来赴宴。
他们迟到的原因是在整理南蛮国进献的经书。在南蛮国,僧人的地位同样比较高。两国虽同样盛行佛教,佛教类别却有些差异。
此次南蛮国愿意送来这些经书,与大霖国进行教义上的交流,得益于梁京白四年间的云游周国,与各国僧侣建立起的友好关系。
这里需要特别提一点的是,即便交恶的两国在战场上厮杀得再凶残,攻城掠地时的底线是僧人。也就是,普通老百姓都有可能被掠杀,僧人则不可能。
掠杀僧人,在几个国家之中都是重中之重的大罪,为各国所不容。因为杀僧等于杀神,杀神便是对上天的大不敬,不畏天命,影响一个国家的命数。
黄清若才发现,原来在她摸大虫的时候,梁京白和僧司的僧官们已经在殿外等着进来。
大虫的笼子离门口近,她注意力太过集中在大虫身上,并未察觉梁京白其实目睹了整个过程。
由于僧人可以不跪皇帝,所以梁京白和僧官们一直等到皇帝给完黄清若赏赐,才进入殿中。进入殿中,梁京白先评价了一嘴方才大虫的臣服,随即汇报清点经书的结果,并对南蛮国使臣表达了感谢,最后入座。
梁京白和几位僧官的席位自然也是上座,就安排在了管乐公主和黄清若所在的女眷区域旁边。
先前黄清若以为旁边的座席空着,是考虑到她和管乐公主是女眷,故而与男子们席位间隔开比较大的距离,原来真正的原因是留给了僧人们。
黄清若心里从见到梁京白开始就不免担忧,担忧梁京白会不会认出路昂。
是的,她不担忧路昂被单明典认出来,单明典认出来了便认出来了,她会帮路昂跟单明典说明情况,最多就是她要向单明典道歉自己的隐瞒。
她也不担忧路昂被皇上或者其他见过他的朝臣们认出来,因为她相信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一来路昂长年待在边关,皇上都没见过路昂几面,朝臣们也与路昂并无深交,二来路昂已经“去世”四年了,见过路昂的人对路昂的样貌大概都模糊了,三来,路昂的“死”是众所周知的,除了黄清若和单明典这样与路昂亲近的家人念着路昂,没其他人了,也就不会产生也许路昂还活着的妄想。偏偏上天垂青,她的妄想成真,连她自己都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