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真相

百岁好时光,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菜根谭》

一个偶然的机会,戴纵纬说起了屠格涅夫。这让任微青十分的吃惊,世界很大,圈子却很小。戴纵纬竟然与屠格涅夫有交集,是地球太小了,还是世界太巧了?

任微青一开始认为这可能只不过是一个巧合,并未细想。不过巧合多了,就会发出异样的味道。

任微青是一个没有嗅觉的人,失去了一种感觉,专注就可留给自己的其余。任微青是个聪明人,聪明的人总是“嗅觉”灵敏,即使是一丝信息,也能从中“闻到”味道。总是把小概率归纳为意外,自己很难相信。屠格涅夫能凭借一个偶然的信选中自己,而自己又被他的学生选中,并且自己还能从海选中被选出……这都是一个一个十分小的概率。任微青虽然感觉不到恶意,却越发觉得自己和屠格涅夫之间有某种神秘的关联,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只松鼠爬上了野餐垫,它被野餐垫上的坚果气味引诱了过来。松鼠竖着稀松的尾巴,怯生生地看着垫子上食物,并不怕人。楚可可干脆在野餐垫上撒了一把松子,招待这位不请自来的客人,让客人陪自己一起听课。课程或就是野外野餐毯上,有时候在餐桌前,有时候在会议室。

五位“思维志愿者”需要的是知识,并不过于强调获得知识过程形式或地点。在几个月的封闭式学习期间,戴纵纬组织了最强的师资力量来培训他们。发送脑信息没有参考经验,他们之中必须要有人成为脑信息源供体,担当这次重要的任务。成为脑信息供源有必要充分掌握脑科学基本知识,五位学员的底子参差不齐,这正是戴纵纬所忧虑的。

脑科学是一个十分专业的科学,即使是借助现代最先进的仪器,我们也不算十分了解我们人类的大脑。戴纵纬是国内最顶尖的脑科学专业科学家,他认为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远不如其它科学专业。

人类的脑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人的一生就只有大约140亿个脑细胞可供利用,这个数目是在出生时就决定了的。而且不可再生!

或许有人会疑惑:骨骼、肌肉、脏器等其它器官或组织损伤后可因细胞分裂增殖很快得以恢复,难道脑细胞就不可再生?确实不能!生命活动中的脑细胞处在一种连续不断地死亡过程中,且这些死亡的脑细胞永不复生、增殖、复制。这是一种程序性死亡,也称之为凋亡。人到20岁之后,脑细胞就开始以每天10万个速度递减,死一个就少一个,直至消亡殆尽。

人们疑惑,如果20岁之后人脑细胞不可逆的消亡减少,这与我们现实中的智力增长年龄并不能重合,为什么?

首先,20岁只是一个分布统计的大概区间数据,会因人而异。其次,脑细胞是高度分化细胞,因此不可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