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蓄谋久

越女朱颜 那梦无 1319 字 1个月前

他语气如常道:“董玉山族中子侄是否有如奏疏里所言,犯下罪行,此事可着锦衣卫前往迁安县调查,至于荣安郡主一案,系由本王亲自侦办,此案眼下尚未破解,怎么两位监察御史便已经私自给董鹤林定下罪名了吗?”

除了顾延江也无人敢接这话了。

他抬头看着朱钰,故作出几分讶然神色:“董鹤林已被拘于刑部数日,仍未放出,难道他不是凶手?”

朱钰微微笑了:“他是否凶手,本王此时还无法确切地回答顾首辅,但是他被拘于刑部大牢,只是因为他身负嫌疑而已,从无人说过他就是凶手。”

内阁次辅孙宏义已将三本奏疏看过,对身边诸人道:“定王殿下所言有理,荣安郡主一案一日未审结定案,董鹤林便不能算是凶手,那弹劾董玉山教子不善的奏疏,自然也是无稽之谈。”

顾延江冷冷瞥了孙宏义一眼。

秉笔官又将奏疏收拢呈与朱钰,他便命小太监取笔与蓝墨来,提笔亲手在那两本弹劾董玉山教子不善的奏疏上写了个“驳”字,算是代内阁做了蓝批,再由秉笔官将奏疏收了下去。

座下诸臣皆沉默无言,就连朱铄也是难得的在一旁做壁上观,不曾插手多言。

朱钰搁下手中细管羊毫,又将田之泾的奏疏翻开看了看,淡笑道:“都察院的御史们向来是风闻而奏,这田之泾的奏疏倒与旁人格外不同些,不像是奏疏,倒像是锦衣卫的结案陈词,董氏子侄的罪行,在他这奏疏里便已盖棺定论,仿佛都不用再去调查了。”

顾延江闻言,张了张嘴,欲待说什么,就听朱铄笑道:“不仅如此,这几本弹劾奏疏来的时机也巧,董鹤林才进了刑部大牢没几日,就有御史具本弹劾董玉山,董氏子侄若当真犯下奏疏里所列的种种罪行,想必也不是三五日之间的事情,怎的先前不见田之泾具本弹劾,这时候倒想起来了,也不知他早干什么去了?”

顾延江沉了脸色,朗声缓缓道:“田之泾既将董氏子侄的罪行列举详尽,一来说明董氏子侄不冤,二来说明他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去搜集整理相关罪证,而董氏子侄之所以能在迁安县为祸一方,朝中却无人知晓,想必也是因为迁安县令畏惧董玉山官威,才未向朝廷告发。”

其实田之泾为何挑在这节骨眼上弹劾董玉山,此时内阁里诸人皆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