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雅不得已,说了声“谢谢”,但是杯子放在面前却没有动。
等了好一会儿,面才被端上来。
老板娘把面分别放在柳雅和那小工匠的面前,道:“抱歉了二位,我家当家的今天去收牛了,店里就我一个人忙活,就慢了。”
柳雅随口应了一声,就拿起筷子准备吃面。
对面的小工匠却赞了一声:“老板娘,好刀法呀。你这牛肉切的真好,大小不差一分,实在是匀称。”
听他这么一说,柳雅才注意到,两个人的碗里都摆着两块四四方方的牛肉,还真是大小均匀,不见谁的大了、谁的小了。
老板娘一听也是笑了,道:“小馆子做面、切肉,天天都摆弄的玩意,那叫什么刀法呢。就是怕客人亏了,所以都是尽量一样的大小。”
小工匠挑起大拇指,又赞了一声,这才低头吃起面来。
柳雅和他坐在对面,只是慢慢的先喝汤。
柳雅不是挑剔,只是自然的生出几分警觉。她觉得这小工匠来的太巧,因而就稍加留意。
结果就看到小工匠拿着筷子的那只手上,之前割伤的许多伤口已经结痂了。伤口外面隐约可以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药膏。
柳雅就是医者,对于药膏也很敏感。直觉上那药膏不是中药熬制最初的褐色,而是这种近乎凝脂的白色,就绝不是普通的药膏。
以柳雅的经验,这种药膏需要用雪莲、雪蛤、玉露、参汁等名贵的药材配制而成。
这么一个做竹制品的小工匠,竟然会用这么名贵的药膏?
可就算是发现端疑,柳雅却也猜不出这个小工匠为什么盯着自己?
因为想的比较多,柳雅吃面的动作就越发的慢了,几乎是一根一根的吃,汤也是一口一口的喝。
“姑娘,牛肉要趁热才好吃。”对面的小工匠又是出声提醒道。
柳雅低头一看,自己碗里的面吃了一半,两块牛肉还摆在上面。再看看那小工匠的碗,已经差不多吃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