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就起身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几本账本,翻开看了看,拣出其中的四本交给了柳雅。并一一解释道:“因为柳姑娘没有说明回来的日期,我就需要收账的几家单独列了账本。飞鸿书坊、红袖坊、城外的无名商铺;还有一本杂项的,就是那个叫秀宁的丫头往来存取的。”
柳雅谢过了,接过来看了看。红袖坊的账目很简单,每一季进账一次,并没有向外支出的费用。虽然每次红利的数目不同,也有每月的明细和分配比例作为明细,算是很清楚的账目,只看个数字就好了。
飞鸿书坊的进账就麻烦多了。飞鸿书坊的账目和南岭的印书作坊列在一起,有收有支,每月都有好几项,需要认真查对。
而城外马六那边的账目最复杂,除了地皮出租的费用之外,饭馆和澡堂的利润收入,翻建、扩建的支出都很复杂。
相对来说,秀宁和小囡卖竹篮的收入、支出都是小手笔了。最大的支出就是在红袖坊后门盖了那么一间小铺子;而且还找官家出具了房契的手续,缴纳了税银。也就是说,红袖坊后面的那件小铺子,也是柳雅的产业了。
这么多本帐都拿出来,有厚有薄,科目繁复。不过王先生列表很清晰,这么复杂的账目往来,每月做出一个统计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柳雅的记忆力超常,计算能力也不错,所以对账的速度也特别快。
一直到四本账本都看过了,柳雅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对王先生道:“您真是辛苦了,这一笔笔的账目都很清楚,往来收支也是对的,谢谢您。”
“柳姑娘,你……你看得懂?”这回倒是王先生十分诧异,看着柳雅好像看什么怪物似的。
柳雅一怔,又把账本翻开看了看,点点头道:“看得懂啊。王先生是忘了我识字这回事吧?”
柳雅以为,王先生是惊讶于她识字,还会看账本了。可是这账本的记账方式简单易懂,数字也是整齐规范,她没有理由看不懂啊。
等等!柳雅猛地一个激灵,感觉背后开始发凉。赶紧又抓起账本来看了看,冷汗就真的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