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个年轻气盛的镇国世家将军,他更愿意选择年迈一心为国忠君的大帅。
毕竟李国公效忠多年,骨子里的为国为民少不了。
而李牧,就不一样的了。
诚如云嫔所言,只要李牧愿意,如此得民心的一位将军,若朝廷有一丝让百姓不满意的地方,百姓们便会支持他起义。
届时,手握重兵,兵权都在李牧手上,他又如何能与之抗衡。
所以,那时候与其说是他想要李牧的命,不如说,他是不得不要了李牧的命,更可以说,是李牧那时候逼得他要了自己的命。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看着李尽一点儿一点儿长大,也一天一天的有些担心。
他怕李尽成为第二个李牧。
没想,李尽还真成了第二个李牧。
他也想过要不要动李尽,可有时候又会起了一丝恻隐之心。
觉着国公府如今只剩下一个年迈的李国公和年幼的李尽,便在早前放弃了这个念头。
现下李尽已死,也算是除掉了他的一个心腹大患。
只是,当初李牧死后,还能留下李尽这样一个慰藉给李国公。
如今李尽死了,那国公府便剩不下什么了。
皇后自然是不会有子嗣的,也好在没有让皇后有子嗣,否则这个时候,李家就该全力扶持皇后的儿子了。
这些年来,他对着皇后不咸不淡,没有给过恩宠,也没有彻底地冷待。
于他而言,让皇后入宫,只是当初为了稳固帝位。
他对皇后没有情,更没有眷顾,也不想国公府将来因皇后得子而更为壮大。
于是,他一早就给皇后的膳食里入了药,为的,就是让皇后万无一失地无法有孕。
为了牵制朝堂,他有时候不得不牺牲未来子嗣。
毕竟这个天下是先祖拼命打下的,他不能因自己的软弱而让这江山易了主。
这时候,成墨忽然道:“父皇,李国公丧子后如今又丧孙,这样大的事,还是先修书一封得好。”
皇帝这时候回过神,眉头却依旧紧皱。
“如此大的打击,朕也怕李国公年迈吃不消,”皇帝语气里忽然多了一丝担忧。
旁人看来皇帝是在忧心李国公的身子,可成野似乎因为和自己这位父皇太过相像,顿时便听出了皇帝语气里的担忧,不过是担忧若是让李国公知晓此事,会不会嚷嚷着要回京。
李尽此番死讯遍京,本就容易惹得他国蠢蠢欲动。
加之如今的西荛使臣还在京中,若是让西荛头一个知晓,难保不会回去报信。
而李国公若是这个时候赶着回京,那无疑是让边地军心涣散,这时候敌国若要动大成,那可就危及边地了。
所以皇帝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别人丧子丧孙的痛,而是自己这江山罢了。
他从前也以为,他这位父皇多么喜欢成墨,对成墨是多么的看重。
可到后来他才明白,对成墨的所谓看重,不过也仅仅是因为成墨出生时的那个天命之说。
他的这位父皇最爱的,恐怕还是自己的江山。
又或许,在这江山之后,能有他母妃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