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入宫前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前来陆府,说一定要让陆大小姐知晓此事。虽说他也实在不知,饶是陆大小姐聪慧,可这宫中之事,她一个官眷又能如何。
可殿下吩咐他也不得不照做,这会儿见陆大小姐也一副没法子的模样,不由心中担忧,可自己也无奈。
想到此,忍不住叹了口气,对着陆观澜微微颔首,随即离开了陆府。
“小姐,贤妃娘娘不会真的有事吧?”阿梨也好似有些担忧。
陆观澜却摇头,“有没有事,我又不在宫中,怎会知道。”
只是,她觉着有件事有些可笑。那便是母亲在世时,让母亲来帮了贤妃,如今母亲过世了,成墨又来找她。
当真是她们母女欠贤妃母子的不成?
“那小姐,咱们如今可要想什么法子?”阿梨朝着大门处望去,见着子元已经出了大门。
“静观其变。”
饶是这一切都搅得无比复杂,无论是闻若非和成野的私交,还是贤妃今日出事,她都觉着,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
封王礼。
前世成野封王后娶了她做王妃,原本支持成墨的陆家,却因成墨莫名死去,而又转而支持成野。
得了陆家支持后,成野便越发得势。
再然后,大禹开战,李尽战死,成野得了兵权。她还跟着成野一道去了战场上。
那时候她何其痴情,一心想着,若是成野也死在疆场之上,那么她便随他陪葬。
想到此,陆观澜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她从前只是想着,这发生的一切都随波推进,却从未想过,若是此生她成了变数,那么是否便意味着,很多事也生出许多变数。
譬如,成野的野心不再等到封了王之后再暴露。譬如,致使成墨去世的原因已经提前。再譬如——成野的兵权并非李尽死了之后再得。
她脑子里顿时闪过那日同李尽在山头所言。
“此次运送粮草,究竟是何人的意思?”
“三殿下。”
“可有缘由?”
“边地贼寇横行,此次运送粮草,实则,也是为了平乱。”
“李国公未曾请旨?”
“说来也奇怪,阿公确未给陛下请旨,反倒是三殿下不知从何处听说了边地之乱,这才给陛下上了折子。”
陆观澜目光闪了几闪,此刻浑身上下就好似被浇上一盆凉水。
如果说,李国公边地之乱,是成野为了夺取兵权的手段。如果说,所谓的让李尽运送粮草继而平乱,不过是请君入瓮。
再如果说,所谓的大禹贼寇,也并非是大禹的贼寇,而是——
西荛。
所以,闻若非才会同成野私交甚笃。所以,成野才会“不知从何处”听说了李国公都未请旨告知皇帝的边地之乱。所以,才会让李尽前去运送粮草。
若是如此,那么一切便能说得通了,也能想明白了。
陆观澜顿时站起身,回头冲阿梨道:“备马车。”
阿梨一愣,见着陆观澜此时脸色有些焦急,忍不住小心翼翼问道:“小姐这是想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