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一片好心,不过是想着他们离开了太后的视线,不好控制罢了。
可人都是利己的,如今既少了陈贵妃这么一个不怀好心的,便是叡王府也有亲近端王府之意,自是用不着李太后,再受她的制衡。
便不管是辛九娘还是温怀瑾,俱都是不想再在旁人的监视下再生活的。
温怀瑾道:“不论婉儿说出那些话的本心是何,我都是不想让蓁蓁多心的,既住在靖国公府上不能给她安全感,孙儿也就只有搬离了,还望太后能成全孙儿这一要求。”
“你打小也是在哀家身边长大的,哀家对你如何,你心中也该是有数的,如今就为着这么一个女人,要反驳哀家?”李太后质问说。他极是无奈说:“这么个女人,是孙儿的妻子,孙儿怎能不顾她的意愿。”
话虽委婉,其中却也很是坚定。
又道:“便以后多来宫中看望太后也就是了,太后就顺着孙儿吧。”
“也罢,你长大了,哀家管不了你,只有顺着你。”李太后竟就这般松口了,又同身边人不知吩咐了些什么,就和辛九娘和温怀瑾他们说起,“你们合该是记得陈庶人之前认的那个干女儿,如今陈庶人自身难保,哀家瞧着她怪是可怜的,又是个懂事的,索性封了她为郡主。”
“哀家有心提点她,只是她毕竟是孤身一人,没人帮衬,难免被人轻看,所以哀家就想着,不妨让怀瑾你认秋水为‘妹妹’,让她在你们府上生活,直至出嫁,你们看如何?”
这刚摆脱了国公府,便又来了个陈秋水。
可见是太后早便有打算的,怕是从前儿个李琇婉那事闹出来后,太后就想到了他们会有这般动静,就打算好了,若是不能留下他们在国公府中,就让陈秋水出面,再做监视他们的眼线。
太后既大方的同意了让他们搬出去,他们若不顺着太后的意思认陈秋水为妹妹,让陈秋水住在他们府上,就也太不给太后面子了。
只若是可以,谁又愿意让这么个不坏好心的人在身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