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厂里面接的,这一批鸭子一共三百多只,都是膘肥体重的,七毛钱一斤,我们养殖场包杀好处理好的,真是谢谢您啊,王厂长,谢谢您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
您要是喜欢吃麻辣冷吃兔这样已经加工好的成品,等过段时间天气冷了,我们养殖场还会开发新的产品,到时候我先送过来给您尝尝,让您帮我把把关。”
苏南这时候在电话里面已经是满脸笑意。
王厂长听到苏南这大刀阔斧,只想着发展养殖场的心,不由得问,“你们养殖场现在到底多大的规模?”
怎么看起来苏南这么认真,这么努力呢?
而且比他们每天没什么业务在愁发展的印刷厂看上去要干劲十足,卖了兔子、鸭子还不够,还准备开发新产品呢。
王厂长不由得对苏南的养殖场充满了好奇。
苏南笑着告诉王厂长自己养殖场的情况,“我们养殖场现在规模并不大,除了我们妇联的四个人之外,就是九个养殖场的正式员工,另外我们还准备招四名销售,
至于养殖,这一批是一百多只兔子,三百多只鸭子,另外过三个月左右,还有一百多只猪要出栏,等下一批兔子估计是不会增加养殖了,但鸭子和猪都会增加。”
这还叫规模不大?
王厂长在心里给苏南算了一笔账,一百多只兔子五块钱一只就是五百多,三百多只鸭子算三块五一只吧,最少能卖一千零五十,然后比较大头的是那一百多只的猪,算八十块钱一头,那就有八千多。
他们现在养殖场养殖的这些动物,足足可以卖将近一万块钱。
要说他们为什么呆在这养殖场没什么干劲,除了县城里面的业务不多,有啥事儿也轮不到他们忙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工资低,印刷厂的业务三年加起来都没有一万块呢。
想到苏南他们要是把养殖的这些动物卖了,能赚一万块,王厂长心里还真有些不是滋味的。
人家年纪轻轻的却这么有本事,而他们呢拿着三四十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前途渺茫。
“苏南同志,难怪贾支书那么看中你啊,好好干,我看好你们养殖场,我现在听你说的这个,还真是佩服你这么个年纪轻轻的女同志啊,你们这样的发展可比我们印刷厂要景气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