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这些都是都是由水库的战士去县城里面领,领了之后陆向国再送回来。
但是自从他们买了自行车之后,苏南的意思是,老是麻烦人家也不好,反正现在去镇上也方便,就她自己去领回来了。
然后陆向国就把他的粮本拿了回来,拿了粮本之后,苏南又拿了三十块钱出来,明天买东西估计得花不少钱。
上班之后,每个月苏南都把自己和陆向国的工资装在家里柜子里的那个木匣子里面,大大的木匣子除了贵重物品,还放着各类票据,然后就是钱。
票据是紧俏的东西,他们家基本上都用掉拿来改善生活了,这个没多少。
但是苏南存钱的那一层却已经攒了不少钱,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苏南也没有具体数过,到现在也忘了里面有不少钱。
拿出来数一数还真是不少,陆向国半年的工资加上她四个月的工资,一共四百来块钱。
中间苏南买东西还用了不少,但放到现在还有四百多呢,这个年代的消费水平还真是比较低的。
四百多块钱在七十年代是一笔很多家庭见都没见过的巨款,可这笔钱放在未来可能只够一家五口在外面餐厅吃顿饭,还得是那种没有太高档的。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苏南手里头古董没有,但黄金有不少,这个年头黄金不允许私底下买卖,要放到统一收购的地方去。
这个年代的黄金换成钱那可不划算,所以苏南没动过这个念头,准备把那些金条就一直放在空间里面。
她现在最主要可以投资只有邮票,虽然也不知道具体哪一个版本在后世比较值钱,但反正只要出了她就买一版,总归能买到值钱的那一版。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苏南就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去县城了,苏南身上套着陆向国的军大衣,三个孩子也是包裹的严严实实,为了装粮食,苏南还特地借了一辆小推车。
陆向国骑自行车带着苏牧洲和苏小阳,苏南则和陆维两个一起走路,等苏南和陆维走累了,就换苏南抱着苏牧洲,苏小阳和陆维走路,轮流替换。
这样朴实的生活,也只有七零年代才有了。
苏南并不觉得累,也不会觉得不方便,反而觉得这样节奏慢悠悠的生活很惬意。
人总不能每天打仗一样的生活,快节奏的紧张感下,人还是比较需要一点放松的。
到了粮站门口,苏南把粮本交给陆向国,“陆向国你去排队买粮食,陆维你在旁边排队买些蔬菜,我带着小阳和小洲两个人去买副食品什么的,买完之后咱们在通往咱们公社的那条大路路口集合。”
陆向国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居然对此刻苏南调遣没有任何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