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标准集装箱

所以,长孙无忌不相信,李晟还能提出什么更加精细的储粮办法。

“并非常平仓!”

李晟笑了一声,反问道:“敢问孙伯伯,您有没有想过,这粮食存储过程中,什么地方损耗最大?”

不管是运什么,损耗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而粮食,又是其中之最。

“运粮之消耗,自然是其中运输!”

长孙无忌身为当年秦王府的大管家,岂能不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凡运粮一石,损耗足有三成。这三成之中,又有八成是疫兵所耗。”

古代的粮食运输,并无后世那么发达的运输工具。,都是用服役的百姓们肩抗手担着运输。

等到百姓们从偏僻的乡间运粮到县衙,光是一路上的消耗就极其惊人。

县衙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浸水、虫鼠侵蚀,又消耗部分粮食。

如此,从乡到县、从县到州郡、再到各仓府库,层层消耗。

光是浪费的粮食,每年都要占据一个恐怖的数字。

更别提地方的贪污、克扣、偷窃。

因此,即便在大唐眼下的呈平年节,每年因为转运而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朝廷即便知道问题所在,也没什么办法去解决。

“孙伯伯,若是我有办法,让一路转运来的粮食,能缩减呢?”

李晟晒然一笑。

“你有办法?”

长孙无忌没说话,李世民倒是先摇起头来:“这件事,历朝历代都解决不了,你能有什么办法解决?”

“历朝历代解决不了,可不代表咱们大唐解决不了。”

李晟抬手一指,指向印刷工场:“毕竟,历朝历代也没有这产业园区啊!”

“嗯?”

李世民闻言,面露不解之色:“这跟印刷工场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李晟呵呵一笑:“爹,您想想。粮食运输的消耗,核心原因是什么?”

“核心原因?”

李晟点点头:“核心原因便在于,运输不够方便!”

“从乡间到县衙,农夫要手挑。”

“从县衙到州府,又要雇佣差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