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产业园区

李晟嘴角轻扬,笑道。

“不设镇,那设什么?”李世民笑道:“你小子口气这么大,莫不是想设个乡?”

唐承前朝之制,地方有乡党设置。

一。党有五乡,一乡有五村。

大村为镇,有近百户。

印刷厂的两三千人的规模,恰好相当于一个大镇。

但如果想设乡,这规模就要小得多。

最少也得有将近万余口人丁,才能达到设乡的规模。

李晟来了大唐这么久,这点事情他还是知道的。

所以,李晟压根没想设乡。

“爹,你误会了。”

李晟摆摆手,笑道:“我的意思是,此地人口之所以聚集,全是因为有工作、有工资,所以才有人口聚集,因此和大唐乡镇其实并非一样。”

“若是强行设置村镇,只恐户籍管理混乱,然而造成麻烦。”

“所以,倒不如在原有户籍之外,另设户籍,随时根据人口流动进行等级更改,与赋役户籍并行不废。”

“另设户籍?”

长孙无忌,顿时微微皱眉:“你的意思是,如永嘉之后的流寓江东士人一般,分设黄籍白籍?”

黄白籍?

李晟顿时明白了孙伯伯的意思。

黄白籍,是指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中原士人为避南下胡人的锋芒,纷纷携家带眷迁往江东居住。

当时主持江东政局的琅琊王司马睿,为争取南下中原士人的名望,以图日后登基称帝,便将南下的中原士族极其携带的大量人口进行安置。

为了区别于本地的江东人口,便在本地的户籍的黄册之外,另用白册编造户籍,因此有黄白籍之称。

但随着时间推移,南下中原士人逐渐定居,而这些士族也开始使用黄白籍做手脚,隐瞒麾下田土丁口,以至于户籍赋税混乱不堪。

南朝历代花费了很大力气,经过多次土断后,才逐渐废弃这种双重户籍管理制度。

但即便如此,等到隋文帝统一江南后,却依旧查出了很多被隐瞒的人口。

甚至隋末动。乱,那些所谓的不少“义兵”,都是各大家族隐藏起来丁口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