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秀才科

其录取率,低的可怕。

而之所以录取率这么低,原因就在于考试题目上。

秀才科主考“方略策”。

进士科,则主要考察“时务策”。

前者要求对经济、民生、乃至军国大事,有足够深,入的看法和论断,难度极高。

后者更偏向具体的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问题,难度相对小一些。

相当于论述题和简单题。

时务策的难度本来就很高。

更别提难度更上一层楼的方略策。

进士科需要考一道方略策,外加五道时务策。相当于一个是5道简答题+1道论述题。

而秀才科,则直接是五道方略题,外加一道考官临时出题。等同于是5道论述题+一道大作文。

这其中的难度差别,一窥而知。

房玄龄之所以担心,就是因为秀才科的难度太大了,根本不是寻常人能考的。

即便是饱学之士,也宁可选择更简单一些的进士科,而不去选秀才科。

在李晟原本的时空。

贞观年之后,因为考取率太低,甚至一度取消了秀才科。

等到唐中后期,秀才科彻底消失。

宋代,人人皆称秀才。

却与唐代的秀才及第,不可同日而语。

明清,秀才一词,早已从高高在上不可仰望的高级名词,沦落成为科举的入门标准,档次就更低了。

李晟理解的“秀才”,显然是明清以后的秀才。

哪里能想到,现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乃是唐代,秀才科可是难度最高的一科。

“陛下,我看李晟他似乎,对秀才有些误解……”

房玄龄迟疑了一下,看向皇帝:“要不要,跟他解释一下这秀才究竟是什么?”

“呵呵,玄龄,你多虑了!”

李世民拍拍房玄龄的肩膀,笑道:“这小子的水平,远比你我想象的要高啊!”

房玄龄一愣。

这孩子虽然能研制出油印机、青铜雕版法,的确是非常聪明。

但秀才科的难度,可是放在那里的。

十五岁的进士,都从来没听说过。

更何况是十五岁的秀才?

“陛下,您对这孩子,就这么有自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