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谁记得清这么多。
“呵呵,之前不是发布诏令了吗?我凑热闹,去瞅了一眼。”
李世民打个哈哈,勉强搪塞过去,赶紧追问道:“说说看,你想考哪一科?”
看来,老爹对自己入朝为官这件事,还真是很上心啊。
李晟心中感动不已。
有个这么关心自己、操心自己前途的老爹在,李晟当然不能辜负老爹的期望,必须对科举的事情细细考虑。
但是科举这种事情,李晟之前自己也没怎么考虑过。
现在突然要考虑,着实有些茫然。
“要不,你就考进士科吧!”
李世民在一旁出主意,说道:“这进士科,乃是十科之中最为重要的,只要能考上,就能进入三省历练,乃是一飞冲天的科目。”
进士科?
李晟闻言,再次白了一眼老爹:“我说老爹啊,您能不能不做白日梦啊。那可是进士科,十科里面最难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做少明经、老进士!”
“我听说,这进士科没个几十年的功底,根本考不上!”
“我这大好年华,难道就一辈子皓首穷经?”
李晟连连摇头,直接否定了老爹的建议。
虽然进士科的确非常重要。
甚至乃是后世千年之间最重要的科举项目!
明清时期,甚至成为科举的唯一科目。
足见古人对于进士科的重要性。
“少明经,老进士?”
李世民闻言,顿时一乐:“你这两句话,倒是总结的很到位啊!”
十科之中,进士科却是难度较高的科目。
进士科,主考“大经”和“时务策”。
其中,“大经”专指儒家典籍中,除了《易经》之外,最难的两篇《礼记》《春秋》。
《易经》太过深奥,大部分儒士自己都学不懂,只有部分顶尖势家之内,才有家传的《易经》解释。
李晟之前遇到的国子监副祭酒、四门馆馆长陆明德,就是少年时期,凭借对《易经》的解释辩倒了南陈朝堂的所有学者,因此名声大噪。
甚至,至今为止,尚未有人在《易经》的理解程度上,有超越陆夫子的。
连《五经正义》的编撰,《易经》部分也是专门请陆明德编撰的。
《易经》难度太高,连大唐的朝臣们自己都是半懂不懂,因此一般不作为考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