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又是疑惑不解,下意识的看向李晟。
“就是俗语文字、口语文字!”
李晟轻笑一声:“咱们现在用书面语,我称之为文言文。而以口语为基础文字,则是白话文。”
“老爹,孙伯伯,你们想想。我这字典面向的,都是大字不认几个的老百姓,他们一辈子顶多认认字,哪里需要什么微言大义。甚至知道自己名字怎么写,都已经了不得了。”
“文学功底这么差,若是用文言文,才能卖出多少?”
“但是如果用白话文,嘿嘿,那销量不就起来了?”
李晟说道这里,轻轻一笑。
他早就想推广白话文了,毕竟白话文相对文言文,传播速度快太多了,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次跨越式前进。
至于会不会太过超前?
李晟倒是觉得不会。
唐初文风,继承了汉赋以来的骈文风格,对格式要求很严密,讲究一个花团锦簇、对仗工整、洋洋洒洒。
这种文风,早就引起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反对。
直至唐中期,一代文豪韩愈掀起了“古文运动”,摒弃对仗工整的骈文,转而以更接近口语的散文为替代。
而在民间,唐代口语文化更加激进。佛寺道观为了宣传宗教,以说唱形式讲解宗教寓言故事,形成了“变文”,甚至更进一步出现了白话的唐传奇小说,成为白话小说鼻祖。
总之,不管是上层的文化阶层、还是下层的民间阶层,都已经不约而同的开始有了白话文的趋势。
所以,在这个时代,印刷发行以白话文为基础的《新唐字典》,并没有太过超前时代,反而很好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所以,尽管听到李晟打算用白话文印刷字典,但是在错愕之余,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长孙无忌,都没有太过吃惊。
“这么说来,这《新唐字典》倒是一个认字的好办法。”
李世民认真的点点头,在心底琢磨起来。
这么好的东西,当然应该大力推广啊!
正好,现在正在筹备新唐书店,《新唐字典》倒是可以作为新唐书店的一块儿招牌。
李世民身为皇帝,自然想的更多。
《新唐字典》有很大的潜力,可以作为新唐书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