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五经正义

“来人,去长安各寺庙问问,有没有用于印刷的雕版、以及印刷的佛经,给朕找来。”

几名负责护卫皇帝的百骑,连忙领命离开。

走入两仪殿。

六部送来的奏折,已经在御案上,又堆成了一座小山。

李世民翻开奏折,第一个便是房玄龄上书,说六部人手不足,请加派官员。

李世民沉思一番,吩咐随侍的宦官道:“去,叫孔颖达、房玄龄,来两仪殿候旨。”

孔颖达,孔子第31世孙,现任大唐国子监祭酒、国子博士。

房玄龄则是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

很快,两人来到两仪殿。

“臣孔颖达(房玄龄),参加陛下。 ”

“两位爱卿平身。”

李世民让两人站起身来。

“陛下,国朝渐稳,六部事务逐渐增多,六部尚书精力不足,臣请设立尚书侍郎一职,作为各部尚书助手,处理六部事务。”

房玄龄上前一步,说道。

侍郎一职,之前就有,只不过都是临时设立的。

现在变成常设,变化不大,但却能有效地增加朝廷处理事情的效率。

这件事之前三省这边就已经讨论过了,现在只是走个流程。

李世民点头道:“准!”

“谢陛下!”

房玄龄深鞠一躬。

“孔卿,《五经正义》编纂进度如何?”

李世民又看向孔颖达。

孔子曾经编纂六经,作为儒学教科书。

秦末纷乱,《乐经》失传,只剩下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

自东汉末年以后,儒学内部派系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一片混乱。

各家依照自己的解读,垄断五经解释权,但相互之间的差别极大,甚至一度形成了南学、北学之争。

李世民即位后,决心由朝廷出面撰修、颁布统一经义的经书,便邀请孔氏一族的当代族长孔颖达,专门负责《五经正义》编撰。

“启禀陛下,现已编成《周易正义》三卷,《毛诗正义》一卷,其余尚在整理中。”

孔颖达回复道。

“才这么点?”

李世民闻言,顿时不经意的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