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雁门急报

明明河东道往北就是草原,相距不过五百里地,但现在两地气候却相差悬殊,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陛下,这……怎么会这样?”

尉迟敬德捧着绢帛,只感觉自己的嘴唇发干,大脑中一片空白。

他是武臣,面对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束手无策。

他抬头看向皇帝,却见皇帝虽然震惊,但却诡异地十分淡定,似乎对此事已经早有预料一般。

甚至连长孙无忌,都是一样的淡定。

“辅机,将灾情文书抄录,送三省通知。”

“宣房玄龄、杜如晦、裴矩,到政事堂候驾,商议赈灾事宜。”

“诏令河间郡王李孝恭,准备前往太原,监视赈灾!”

“诏令平阳驸马柴绍、丹阳驸马薛万彻,出征朔方!”

李世民直接拿出三份提前拟好的诏令,让宦官前去河间王府、平阳驸马府、丹阳驸马府宣诏。

三道诏令,全部都是李世民已经提前准备好的。

只要大雪、大旱的消息传来,李世民就能即刻发令。

而且,户部的赈灾粮食,这三天时间内已经全部准备好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幸亏陛下提前都准备好了,不然朝堂上现在已经乱作一团了。”

长孙无忌抄录文书后,感叹一声。

“呵呵,都是那个小子功劳。”

李世民微微摇头,嘴角却是止不住地上扬。

毕竟,那可是自己的‘儿子’。

但还不等李世民高兴太久,长孙无忌的一句话,就让李世民的心,瞬间沉了下来:

“不过,陛下……”

“陛下,旱灾和出兵事宜,废粮颇多,关内道、河东道两道的积粮清空,将来反击突厥的话,恐怕又要捉襟见肘了。”

长孙无忌的一句话,让李世民瞬间陷入了沉默,坐在椅子上,眉头紧皱。

刚才的好心情,一下子全都打散了。

钱粮,关系朝廷的稳定。

前隋文帝时期,国家钱粮充裕,是以有‘开皇之治’。

等到隋炀帝继位,大兴土木、穷兵黩武,钱粮不足,国破人亡。

前车之鉴在此,由不得李世民不重视。

但是每年国家能收到的粮税也就那么多,哪里能凭空变出来呢?

即便是房玄龄、杜如晦这种顶级谋国之士,也想不出办法。

除非……

李世民迟疑一会儿,缓缓抬起头,神色冷冽:“克明,如果朕下旨借粮,你说他们会借粮吗?”

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