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打开局面

巅峰权术 佚名 3107 字 1个月前

整个仪式进行完以后,按照边城少数民族的习惯,在国门跟前,给这一百四十余外出务工的民工,每人敬了一碗上马酒。

敬得不是国酒,而是“俄德克”。为的是让这些个农民百姓提前接触一下异域的风情。

五十年前,有个伟人曾经号召过上山下乡,他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那天,杜怡奇在这个威严的国门面前,送别边城县第一批赴国外务农种菜的勇士出国,他同样想告诉大家,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然而我们的农村已经不再广阔,去吧,到中亚的农村去吧,他们那里才是广阔的天地。他陪着大家一起干了一碗酒,大喊:“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务工愉快,多挣些钱,早日归来,祝愿大家早日适应中亚国家地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二十一世纪了,我们是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来吧,让我们干杯吧!”

送走了这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边城县同邻国地方政府探讨了建设自由贸易市场的决定,政府打算把楼兰娱乐城那些闲置的资产用来作为展示相邻的这几个国家不同商品的商埠。

外经工作,总得有对话、才能有交流,总得有交流,才能有互补、互利,合作发展共赢。

那些商埠在三个月后兴办了起来,开业的半个月里,这些商家为了别出心裁,请来了一队跳花样跳伞表演的,在边城县的上空一次次地像仙女一样飘落。

跳伞队变幻着空中的造型,拉着彩色的烟雾,挂着不同评议巨幅的广告标语,一次次在不分国界的低空飘过,引得不同国界的民众驻足观看。

让杜怡奇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商埠的里面,居然又零零散散地开了一些“洗头房”、“洗脚屋”、“卡拉ok”……等,而且杜怡奇听说,那里面提供服务的还有邻国的女人。

杜怡奇打听了个仔细,原来是谢廷开的店。他可真是上规模、上档次,连这种营生都干成跨国的买卖了。不但干了,而且生意异常火爆,据传富裕起来又没机会走出国门的人,有不少希望在这里见识见识洋妞儿。

为了外向型经济的繁荣发展,杜怡奇没有做声,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

杜怡奇不愿意刚刚开办起来的自由商贸城就有些店铺被查封,那也许对这里又是一次打击。

外向型经济逐渐撕开了口子。慢慢县上的流动人口有了一些增加,调查显示,县城里大部分的宾馆都住满了,而且多数是长期包房。

在那以后的一年里,边城县各种饭店、“农家乐”的数量更是猛增,仿佛一夜春笋,居然高达八百余家。几乎有平房的地方,就有“农家乐”了。

曹威说绝大部分“农家乐”没有纳税,属于黑户经营,有些甚至连招牌名字都没有。

杜怡奇说:“那怎么行!要彻底肃查、规范管理、必须注册、纳税。不是说非得要他们的税,可是这样的黑户,万一发生的食品安全的事件事故,怎么处理,算怎么回事儿?”

“农家乐”里的特色菜越来越多,因为边城县的地域辽阔,有高山、树林、草原、泉水,因此有乱七八糟的野菜、中药材、野生动物与家禽牲畜杂交以后生产的动物,而这些在这个人们争先恐后猎奇的年代中,都成为了稀罕货,大家趋之若鹜。

杜怡奇指示工商联要加强对全县这些资源的整理和规范,尽快形成规范的边城特色的饮食菜谱,要彰显边城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