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事迹慢慢浮出了水面。
他完全具备一个英雄模范的一切素质,县里准备大力宣传他。
杜怡奇批示:请宣传部、组织部、团委一起发起向姜维学习的活动,并且组织了大型的事迹报告会。
边城县人民广场举行的万人大型现场直播“边城追寻姜维”活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一个雷锋式的好青年,感动了一个城市;一个至纯至美的心灵,感动了一方蓝天厚土。在随后的半年里,州各大新闻媒体也对姜维事迹先后进行了几十次专题报道,由于组织的介入,向姜炜同志学习的热潮迅速在全县、全州、全省掀起。
姜维在生前籍籍无名,死后的一个月却声名大振。
杜怡奇都无法想像,在另一个世界里姜维做何感想。
杜怡奇故意让李副部长参加组织这样的事迹报告会当然也是别有用心的,杜怡奇想借宣传典型、英模的机会,让李副部长接受点教育,矫正矫正她的心灵。
报告会杜怡奇参加了,作为普通听众杜怡奇座在观众席里倾听,而李副部长作为报告会的组织者跟宣传部长一起坐在台上,他们是报告团团长、副团长,他们在报告会里要发言、要讲话。
李副部长在这种场合下的讲话和发言是很有水平的,她天生就是一个出风头的女人,在这种场合里,她的确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尤其拉风。
可事后证明,杜怡奇最初的设想是徒劳的,如同李副部长说的那样,现在人的思想已经很难感动。别说树的这个典型,就是“感动中国”树立的那些典型,也就是节目播出的时候感动感动观众,事后,人们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聪明的李副部长是把这个分得很开的。她对杜怡奇说,“得了,得了,场面上的话是说给场面上听的,而底下私下里的交谈才会有真正的心声。那个姜维也就是死了,也就是死在抗洪的现场,如果是死在平时,谁会知道他?再说如果在哪里都实话实说,实事求是,都那样的话,为什么组织部拟定的干部提拔方案都要报县委书记过目?为什么县委书记就可以随便拿支笔划掉别人?”
李副部长还真是厉害人,直切杜怡奇的要害。
杜怡奇知道她说这些是有所指的,既是说这种风气,更是暗指自己在后备干部的推荐上做了手脚,导致她没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