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集资建房成了全县令人最为关注的事情,大家越是关注,曹威就越是慎重,政府越是慎重,建房的速度就越来越慢。
先是设计了三百套的公务员小区建设计划,结果经过调查发现需要买房的人实在太多,只好改成六百套。
设计完成后,曹威把整个方案、设计图等等向洲里省里作了汇报。
上级的批复很简单,只要我们县的里配套资金到位,他们就立即拨款。
“配套资金,又是配套资金,很流行、太流行。不管什么项目都要有配套资金,不管什么事儿,都要让你自筹,你自筹得多,上级投入得就更多。长此下去,像边城县这样经济实力差的城市,不是与人家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了吗?”
说归说,发牢骚归发牢骚,但曹威绝对的有城府的人,他也就只说几句话,然后就又投入工作去了。
作为边城县委唯一的副书记,县委的二号人物,他对县上的财政实力是知道的,就算报给杜怡奇,杜怡奇也是批给他自己解决的。曹威不会造钱,但他得学会,因为杜怡奇主管得是全盘工作,而他分管的是经济工作。
曹威再聪明,他终不会造钱,为了先期启动项目,尽快套取上级的资金。曹威只能靠人民、靠群众。因此,在没有定好户型面积,以及所有的东西的时候,每个被核准可以享受集资房政策的公务员被通知首先要交五万元钱。
交五万元钱,就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年半不吃不喝的收入。
因此整个公务员队伍里出现了不小的抵触情绪。
可是年轻一点儿的公务员是不敢闹得,他们怕,怕领导给他们穿小鞋,他们鼓动着那些有一点年纪的人替他们出头说话。
替他们说话的当然有,有那么几个一头白发的老干部就闹到县委来,问曹威要个说法:“曹书记,凡事总得讲理,对吧?”
“什么意思呀?”
“请问曹书记,你们搞得那个公务员小区的楼,面积是多大?”
“还没最终敲定。”
“格局是什么个样子?”
“有好几种,现在还在讨论、征求意见的阶段,我暂时答复不了大家。”
“那曹书记,买东西是不是都要先验货后付钱?”
“你们什么意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