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交心

巅峰权术 佚名 3210 字 1个月前

秘书的岗位是这样了,工资不涨,工作任务加重。人们说秘书威风,其实是一种错觉,有几个人能做到李真,有几个能研究别人提职、调整,太多的秘书是小心翼翼,连说话都不敢大声,逆来顺受,整天默默地加班窝囊鬼。

秘书们都在苦苦地熬,苦苦地等,等待有一天,自己当了领导,要么手里真有权了,可以威风几年,就算拿不上实权,总要提一职的,提职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再不跟文字打交道了。

薛槐毅是比杜怡奇更适合干秘书,他就算脑子里什么也不想,他也能成天拿一本书不放手,装着自己爱学习的样子。

这一招在秘书行当里是给力的一招,有相当的杀伤力,大部分的领导和杜怡奇们普通百姓是一类人,只能看到表面现象,至于事物的本质,永远只有少数人知道。

杜怡奇当李副市长秘书的起步时,幸好一个人坐了一间办公室,否则,杜怡奇可能也是天天跟别的秘书拉家常、说瞎话儿。

因为跟的是常务副市长,每天的事情太多,电话永远是不停的响,上访群众总是不断地来。杜怡奇才没太多的时间,跟他们瞎扯。

来访的群众大多为多年积怨,接待上访群众是让各级领导都头痛的一件事儿,李副市长也不例外。领导们一般见着上访群众都采取避让的态度,为了让领导们不被这些琐碎的事儿缚住手脚;为了保护领导们有时间、有精力,抓大事、谋发展,早日带领群众奔向全民小康社会。秘书们这时就当枪使,做肉盾。

当秘书的都仔细听百姓们上访的原因,详细地记录下联系的方式,一顿好言相劝,无非是等领导回来,一定如实汇报,一旦有结果会马上通知,慢走慢走等等之类的话。

其实每一个秘书都有善恶是非的标准,可惜没辙,上访群众的冤屈有太多是不那么容易解决的,事情经过了几次变异,情况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没有解决的对策,没有正常的渠道。如果真要解决,就算是不难,也得有实权,有太多的事情,必须是做到县委书记的位子才能解决的,必须统盘考虑才行。

起初当秘书的人会仔细地记录原因,询问事情的经过。其实有太多的上访是没有回音的,起初我还认真地给领导汇报每一个上访群众的事情,渐渐我不再全部汇报了,因为领导不愿意听,或者就算是听了,也解决不了。当秘书时间长了的人,索性连这些也不怎么关心,只冲着来访群众问是哪个地方,哪个单位的,然后直接电话通知那个单位的领导,速速到政府办,把上访群众领回去,自行解决,少给领导添乱。

那时也是办公室威严显现的时候呢!

没有哪个地方、哪个部门接了这样的电话敢不重视的,他们必然派一名副职领导前来领人。这也是解决群访最为有效的一招,说明基层领导的能力还是很强的,总能把自个儿的群众领走。

杜怡奇刚刚做了秘书,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能理得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李副市长告诫他要多多留心,多多学习。

兴许有林嘉琪在天之灵的照应,李副市长对杜怡奇还算和蔼,在下企业检查的空当里,在车上给杜怡奇语重心长地讲起了他的官途。

“小时候,我有一次到州里走亲戚,正好碰上州党委开扩大会,州党委的班子成员大都坐着212,一共有七八辆吧,从州党委的院子里开出来,我觉得特别威风,从车里走下来的领导,一个个穿着尼子大敞,很有风度的样子。我那时候就想,长大了以后,我一定要到州里来工作,那院子里走出来的全是大官。”

“所以,您在那时候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那时候也不是很确定,只是朦胧的,模糊的。我只是个中专生,毕业以后分配到一个贫困县统计局当统计员,和我的理想远着呢,年轻轻的也没什么事儿干,一个边境的贫困县,人口不足五万的小地方。统计局能有什么工作呀,就算是全县又能有几个有才的人呀,会写材料的聊聊无几。那时候,我很闲,比照着统计部门内部交流的杂志,写了一篇《关于XX县的经济增长点分析》,居然被州里的报纸刊登,虽然只是八百字的短文,对我的鼓励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接下来的三年里,我连续在省内多家内部交流刊物发表了州市县域经济分析的文章,最终被州党委分管经济的张洲副书记赏识,从县统计局直接调州党委办公室当了他的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