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幻梦头盔设计定型!

重返星门 楪筱祈 1890 字 1个月前

人工智能如果可以用在工业设计上,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很多人都无法给出一个答案,因为还没有这样的人工智能,足以代替人完成设计之中的思考任务。

然而海森堡却有幸见识到了这一点。

人工智能和人类设计师的结合,意味着设计师能够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而不用担心太多在工业设计方面的问题。

在接受了科研部方面的研究数据之后,人工智能能够整理出一个合理的限制范围,设计师只要不超过这些简单易懂的数据,进行外形和交互界面的设计,中间复杂的结构设计等工作,人工智能都会给出方案,只要将这个方案再检查一遍进行确认之后,人工智能就会开始设计生产线,不需要人力去完成中间的步骤。

可以说这简直是所有设计师的福音,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少了不少担心和协调的烦恼,也有了更多可行的选择。

为什么产品的设计往往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为在结构的精简方面,工业上已经有了成熟的解决方案,为了应用这类解决方案,在外形的设计上受到的束缚就会明显变多,而现代电子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为了压缩内部电子元件的体积,手机耳机孔和前置摄像头都可以被舍弃的现在,就更别说其他结构了。

将用于神经转接材料触媒的材料研制出来之后,郭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很快就做出了神经接入头盔的工程样机,交由公司的专业人工智能简化之后,设计师最后放到夏曦桌面上的,是一个流线型的头盔。

虽然体积还是有些大,但是看上去明显要比番剧中的初代完全沉潜装备要小不少,外观上也要好看不少。

头盔内部的电子元件部分并不大,石墨烯材料的优越性再次体现的淋漓尽致,之所以还有这样的体积,还是因为要内置一块足以支撑玩家在断电情况下使用一定时间的锂硫电池,还要考虑到舒适性等因素。

头盔的商品名定为了“幻梦”,幻,自然是指虚拟实境之中的东西都是虚幻的,而后者的梦,则是因为幻梦头盔的工作时间段就相当于在做梦。

这也是必然的,人在睡眠过程中会减少来自外界的信息接收,降低幻梦头盔的处理压力。

幻梦头盔的服务器是一台大型的量子计算机,也只有量子计算机能负担得起如此之大的信息量。

整个虚拟实景的处理分为3个部分,使用者所看到的部分,也就是常说的渲染部分,是由使用者本身的大脑运算资源所渲染的,如果传输图像,那么没有什么通讯信道能承受得起远超超过16k的高清图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