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小型化准备就绪

重返星门 楪筱祈 1957 字 1个月前

加上自动更换装置的话,整套装置的复用性也很高,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使用的聚变引擎。

这个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在500MW左右,相比起曙光堆一期的4000MW,要明显小了很多,但体积也是天差地别。

要知道,即便是核动力航母上的反应堆,也只能提供200MW不到的功率,重量却近千吨,核动力潜艇上的装置虽然要小一些,但功率也差很多,俄亥俄级的最大功率为6万马力,折合大约44.7MW,连夏曦面前这个装置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传统核动力舰船都是采用蒸汽轮机作为动力,因为裂变堆的堆芯是固态的,反应生成的内能只能通过冷却液带走并加以利用,直接应用的蒸汽轮机明显要比多此一举转化为电能要好得多,而小型聚变装置则完全不同,本身的高温“废气”便是更容易利用的资源。

华国的技术造不出小型的磁流体发电机,星梦科技可以。

搭配上自研的大功率磁流体发电机之后,它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除去直接接入电动机推动舰船,装备霍尔推进器才是夏曦最期待的应用。

虽然说制造行星发动机并不在夏曦的计划之内,但造个电推的航天飞机玩玩还是可以的,500MW的功率足够将上百吨重的航天飞机给送上天。

低成本的航天运输能力是实现夏曦计划当中相当关键的一环。

不过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三战没有发生的前提下。

电推引擎很容易让人引起不太好的联想,毕竟能用电推,意味着后面肯定有足够为引擎提供动力的装置,而这种装置也只可能是小型化的聚变反应堆了。

所以虽然憋屈,但前期最好还是使用常规手段来完成航天发射任务。

吩咐项目组的人继续提高装置功率和能量利用率之后,夏曦便准备离开了,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负责人却拉住了他。

“什么事情?”夏曦问道。

“我们的研究员有了一个发现,但是在公司服务器中没有能查到支撑其现象存在的理论依据,我不确定那个现象到底是什么,所以决定汇报给您。”负责人说道。

“什么现象?”

按理来说,目前各个研究所都还没能消化完自己给他们提供的资料,完成登上巨人的肩膀这一步,就有了新的发现,这一点倒是让人很奇怪。

“一种奇怪的质能转换现象。”

之所以说是奇怪的质能转换,是因为这种转换与通常意义上的质能转换有着极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