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恕我直言,你这枪,这个距离上用有点悬。”
坐在直升机副驾驶位的驾驶员见伊凡拉开了直升机的舱门,拿出了自己的麒麟步枪,出声提醒道,但话刚说出口,便想起来对方可能听不懂华语。
“谢谢提醒,不用担心。”虽然伊凡的英语有些生硬,但驾驶员还是听懂了。
幽海国际的战术头盔具备基本的同步翻译功能,这些是他们所不知道的。
伊凡不是不知道一般这种近千米的距离上,至少要用精确射手步枪才能确保一定的威力,再不济也起码要用7.62口径重枪管型的步枪才行。
麒麟步枪看上去纤细羸弱的身型,不像能胜任这种远距离的打击。
然而麒麟步枪的材料强度比一般的步枪都要高得多,耐温性能也很好,否则也无法承受无壳步枪弹的高速射击。
也正是结构强度上的优势,让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任性。
伊凡此时麒麟步枪上装备的并不是之前使用的76发标准弹匣,而是一个更小的37发狙击弹夹。
特制的狙击子弹在爆炸时能够提供压力更大的火药燃气,继而推动密度更大的钨合金弹头,提供超过1100m/s的枪口初速。只不过由于钨的来源基本只能靠走私,所以这些子弹的生产数量都比较少。
因为子弹发射时对步枪造成的压力更大,所以在现有材料条件下无法使用连发或者三连发,不过用作过渡方案已经足够了。
通过步枪上的红外测距和瞄准摄像头,伊凡已经能够在目镜上看到甲板上那个有些惊慌失措的武装分子。
待扳机套上人之后,伊凡扣动了扳机,子弹飞出,命中了武装分子的肩膀,肉眼可见的,他的肩膀冒出了一蓬血花,捂住肩膀往室内逃去。
伊凡又开了几枪,很可惜并没有继续取得第一枪的战果,毕竟他并不是专业的狙击手,更不是专门跟随直升机出行的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很难在这种摇晃的环境中确保稳定的射击。
但这几枪也不是毫无建功的,至少让甲板上的雇佣兵都缩进了船舱之中不敢露面,打算依靠船舱的地形进行顽抗。
毕竟跟随这种小型直升机前来的士兵肯定不会太多,只要他们控制了登船的士兵,那么很有可能就能和后面必定会赶上来的军舰谈条件。
直升机伴着货轮飞了一会,也没见有什么绳降的打算,只是一直压制着他们不让他们露头。
两艘高速汽艇很快地从两侧包围了上来,在和负责开船的华国海军士兵打了个招呼之后,剩余的6名幽海国际士兵从安河号的船舷完成了登舷。
登舷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船上的雇佣兵,然而直升机上的伊凡和另一个战士可不会给他们露头干扰的机会。
在队友的火力掩护下,6名幽海国际的士兵和6名蛟龙突击队的队员成功完成了登船,随着直升机的伴飞,伊凡也大概确认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