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与想象中的外星人外表有着不小的区别。
威斯登人没有类似人类的五官,皮肤是灰白色的,头部细长,上端分岔出两个尖尖,留下两个触角,一个3/4环状的银色装置套在威斯登人触角下方的头部之上,头部下端则慢慢变粗,并分出一些蠕动的触须,身体包裹在银色的宇航服之中,有着四只手,但没有脚,身体的下端坐在一个碟状的漂浮器具中,的确在没有心理准备之下直视威斯登人不下于一次san check。
看着夏曦脸上的表情从蓝到绿最后再恢复正常之后,车达邀请夏曦一起参观他们的飞船,更深入地了解威斯登人。
戴上面罩和重力腰带之后,夏曦跟着引导机器人离开了房间。
面罩是为了过滤空气中人类所不能适应的气体,威斯登人的飞船上充斥的是60%的甲烷,13%的氧气,17%的二氧化碳和10%的氮气,这是最接近威斯登人母星的气候环境,但是却不太适合人类。
威斯登人母星的重力大约是1.7个G,飞船上的人工重力自然也是这个数值,这对于人类来说则太高了,就像一直出于高速电梯的加速阶段,如果只是瞬间问题倒不大,但时间一长,对心脏和大脑都是不小的负担。但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为夏曦设计打印一条重力腰带只是手到拈来的事情罢了。
没有任何修正的飞船是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里飘到奥特星云的,夏曦是被威斯登人捡回来的,如果这点实力都没有,还玩什么星际航行。
在沿着飞船走廊前进的时候,夏曦见到了不少行色匆匆(?)的威斯登人,触角触须加圆环的头部要说没有奇怪的心理感觉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没有人对夏曦的挥手示好作出回应。
走了大约一公里多的距离,夏曦终于在飞船的另一个房间中见到了车达的实体。
车达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四指带蹼,“听说在你们的文化里,握手是见面的礼节之一。”声音是从旁边漂浮着的一个小圆球发出来的,面上还有一个蓝色的LED显示屏,暂时还不知道有什么用。
战胜了自己的心理压力,夏曦伸出右手和车达握了握,凉凉的,滑滑的,但是没有黏腻的感觉,车达的手劲不是很大,对夏曦来说还可以接受。
“我让飞船的主控计算机阅读过你带来的那些资料——不用担心,我们对你们的文明并不感兴趣,这宇宙中或许有黑暗森林的拥趸,但我们威斯登人不是——这耗费了一些时间,毕竟你们的数据编码形式有些过于落后,最后还是在你的个人娱乐资料中找到了解读的办法。”
车达邀请夏曦坐了下来,机器人端了一杯饮料过来,抱着好奇的心情看了一下,最后尝了一口,微酸,带有薄荷的清凉口味,出人意料地还不错,几十年没有进食的空腹感有了不小的改观。
首先,部分科幻小说中所描述的,自带解码的文字或语言其实不可能如此简单地存在,也不会用于日常的交流。但是在相对简短的语言中压缩大量的信息则是很常见的行为,人类语言中的汉语就是压缩比比较高的语言形态。威斯登人最原始的交流方式是通过触角释放的信息素,再通过下方不断蠕动的触须接受解读,但由于效率不高,在后期则通过外戴的通讯工具将脑波转换为信息直接交流,这是威斯登人相当重要的技术革命之一。
解读人类的文字,最后是舰载主机通过夏曦带来的电影图像和字幕、音频的比对再进行参照得知的,虽然飞船的主控电脑是中级智能生命,也耗费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