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珣出生时他爷爷还没退,他爸选择了一条跟爷爷当年预期不太相同的路,不过也算是闯出了一片天地,而小叔小了八岁,爷爷都已经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新时代了,孩子们想要做什么只要不违背做人的原则,品行端正,就随意他们发挥了,结果阴差阳错,小叔却是走了大哥当年没走的路。
如今小叔年纪还不满四十,工作问题同家里聚少离多,盛珣每年基本只有过年时能跟对方匆匆见一次——还得是在对方能顺利休假的前提下。
至于平常,盛珣能在生日时收到来自对方的礼物跟问候,就算是难得。
忽然在一个非节假日也非其他重要日子的时间接到小叔电话,他实在很难不愣。
“小叔?”
愣神归愣神,片刻的怔忡过后盛珣还是很快接起电话。
通话另一头,他小叔“嗯”了一声,问他:“你不方便接电话?”
职业性质使然,小叔这话本来是叔叔对侄子的关心,还带着几分体贴,然而他语气平板,不由自主显得像一句指令。
“没有,只是有点意外。”盛珣在电话这头笑了一下。
小叔也意识到自己语气太生硬,接着就有意识的把口吻放和缓了点,告诉盛珣,他打电话过来,是因为在邻市刚好有个会,要途径盛珣大学,老爷子听说他这回跟盛珣顺路,能到盛珣这里,在出发前便专门给了命令,要求他把家里为盛珣准备的生日礼物正好带过来。
联系盛珣,就是为了确定时间,到时候如果他那边行程排得开,他再带盛珣去吃顿饭。
“有个会”实际上是很笼统的说法,小叔具体在做什么经常不便仔细分明地说。
反正不管他是带着怎样的工作任务,他对家人说“有个会”,家人便都心领神会。
“我知道了。”盛珣说。
他在家人面前会省去许多客套话语,见小叔那边这会好像时间宽裕,不是匆匆说两句就得挂电话的样子,他就还感慨了下:“没想到今年还有家里准备的礼物。”
小叔在对面平平地回:“说得像家里往年亏着你了。”
“往年没有既是爷爷钦点,又是小叔专送的规模。”盛珣接话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