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迎春花怒放的日子。白苏站在院子内,看着已经开始冒着绿芽的桃树。只不过半年的时间,时间过的飞快。甚至有种恍惚中,时间就已经消失不见的感觉。
白苏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脸上慢慢的多了一分笑意。
他这人,从来不喜欢欠人。半年的忙碌,已经彻底洗白了望江楼。而上面曾经给的恩情,他也算是还清了。
以后他还会好好做官,还会好好赚钱。和北方的生意也不会断了,但以后终于可以用平等的心态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还恩情的心态。
白苏再次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浑身清爽的感觉让他甚至觉得飘飘然。轻松,自在,已经很久没有了的感觉了。
“小宝贝儿,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呀。”心情舒爽,白苏回头去看石菖蒲。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玻璃,本作颇黎。颇黎国名也,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与水晶同名。
这种医术上记载的东西,白苏还是知晓很多的。玻璃这种东西具体什么年代开始有的,白苏还真记不清楚。但是在华夏的古代历史记载之中,这东西出现的还挺早的。
不过不是后人习惯的透明玻璃,古代的玻璃大部分都是绿色的。
白苏对玻璃的制作工艺不熟悉,但白苏对玻璃的使用还是很熟悉的。订购了大片的琉璃瓦,在院中搭建了这个小小的温室。
头顶的玻璃是最大程度的淡绿色,暖阳照射下来不会让人眼晕还能让人觉得有几分暖意。两边除了一根承重柱之外,全部都是藤蔓植物盘出来的植物墙。
超过五十平的空间里面,边上还弄了一架可以双人坐的秋千。里面全部都是白苏催生优化过后的花卉,香气扑鼻提神醒脑还漂亮非常。
秋千的另一边,放着可以两个人躺上去的矮榻。除了花卉之外,地面全部都是白苏改良之后的绿草。
最多没过脚面的绿色如茵,踩在上面柔软舒适,甚至都不需要穿着鞋袜。背靠着县衙院子原来的墙壁,正前方是同样用琉璃做的门。
就这小小的一个简陋温室,不过上下‘两块’玻璃,就足足花费了两百多两银子。为了美观,白苏也没为难人。
一整块的琉璃墙上,开了一个可以供人出入的小门。从顶上到前面,白苏种了一片的紫藤。紫藤藤蔓垂下来,就当了温室的门。
别小看这一丛一丛的植物,就是这些小东西硬是将温室的温度一直维持在十六度以上,完全不见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