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有人觉得当前避难所内年轻人是主流,还有许多孩子。说是科普, 更多的还是交流感,交流感提升上去, 记住内容的可能才更大。
敖木这样年轻学历又高,还在避难所内有一定名气的才是最佳选择。
敖木一开始听见这一消息的时候,其实是完全没兴趣的。原因不便, 他实在不想继续引人注意了。
可惜事与愿违,最后上面讨论下来的决定是由上面选出几位最具资格的人,然后安排一个合集,每人一堂课,在电视台上轮番播出,看最后的效果哪个更好,然后再根据人气调整。
这一系列的公开课直接当节目来准备,一人一期就算是一季。敖木因为资历尚浅,人也年轻,被安排在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七期。不过公开课的粗纲内容是要提前交的,上面好确认一下题材和内容,防止撞车。
可这应该是什么内容和题材,就需要自己去准备了。
得知消息以后,敖木就有些犯愁,废了三天的功夫,罗列了六个题材,回头先跟杨芜商量了一下。
杨芜从上到下看了一下,敖木之所以会让杨芜帮忙选,就是因为杨芜在医学方面是门外汉,所以他才会以普通人可观角度来分析敖木的这些题材。
“倒是都挺亲民的,可保不齐别人也会选这些。一旦撞题材,改的肯定是你。人家多说的僵了几十年的课了,怎么不比你专业?”杨芜道,“神经痛判断这个倒是相对冷门,你也擅长。可这个会不会学术性太强?普通人接触无能。”
其实敖木已经晒去了太万金油的题材,可眼下来看,还是不太好。
两个人相对又研究了一会儿,敖木忽然灵光一闪:“对了,癌症!这个虽说别人可能会说很多,可癌症方面涉及的就太广了。多选一些内容,就算跟别人撞车,将别人有的筛选出去有,剩余的也足够我来讲了。”
杨芜认真想一想:“应该可以,以前网上关于癌症、防癌、致癌的言论就一抓一大把,不论是科普还是谣言都能甩人一脸。这种话题就算讲个几天也不会重复。就是缺乏亮点了。”
“能想到就不错了,我还要去上课和带学生呢。一堂公开课,能准备这些就不错了。”敖木对这件事随手看中,可也没细致到那个程度。
他有自己的想法,杨芜最多是给个意见。
敖木如火如荼的,最近倒是还有个新闻在整个避难所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内容跟一个新生儿畸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