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模糊的应付了两句,就出门了。
这一打岔,钱氏装在袖子里的五十文钱都忘记拿出来,等人都走远后,她才想起来。
村口的大榕树下,已经聚集了一群准备前往镇上赶集的村民们。
他们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提着篮子,家里的鸡蛋,咸肉都打算拿去镇上换点银钱,在给家里买点粮食回来。
有人都在家猫了一冬,要去镇上,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有的人全家出动,为了节约那两个铜板的路费,许多人都是腿着去镇上,三三两两的已经出发了。
与此同时,赵老头正忙着在骡车上放置两条长凳,以供乘客乘坐。
楚云白已经爬上了骡车,目光敏锐地扫视着家的方向。当他看到三嫂子走过来时,立刻跳下骡车,将自己占好的位置让给她:“三嫂,我位置都给你占好了,你快点上去坐。”
杜若走上前,跟赵老头打声招呼后,就轻盈地爬上骡车,坐在车门边上。
这时她才发现骡车上已经坐了几个人,其中包括隔壁杨家的儿媳妇沈氏。
杜若礼貌地向沈氏打招呼:“嫂子你早啊!”
沈氏微笑着回应:“老三媳妇,你也要去镇上赶集呀!”
杜若点点头,回答说:“嗯,想去看看。”
沈氏心想,老三媳妇来自外地,去看看热闹也是理所当然的。
随后,杜若又与其他几位她不认识的妇人打了招呼,因为跟她们不熟,所以看着骡车外边路过的村民。
楚云白见骡车都坐满了,问道:“赵叔,人都到齐了吧!我们可以出发了吗?”小孩子着急的不行,心早就飞到镇上去了。
赵老头摇摇头,表示还要再等一会儿。“在等一会,还有一个人没来。”
果然,没过多久,张氏匆匆忙忙地从村里的小路上跑出来。
“赵大叔,等等我。”她气喘吁吁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