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花梨’从色泽看,整体呈黄色的程度较弱,感觉黄得不够纯正,有时还会有杂色。”
“从纹路来看,‘大叶黄花梨’的纹路呈锯齿状甚至鸡翅纹,显得杂乱不够流畅。”
“从棕眼来看,‘大叶黄花梨’的棕眼都是直纹,而‘海南黄花梨’的棕眼则是麦穗纹。”
“再来就是‘越南黄花梨’。”
“一般说来,正宗的‘海南黄花梨’的色泽都是以黄为基调,在黄色的底色中,会带一些紫、棕的颜色。”
“而‘越南黄花梨’的黄色,则是比较单调的黄。”
“在气味上,‘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都有一种香味,但海黄和越黄的香味是有明显区别的。”
“海黄特有的那种醇香,非常独特,是越黄无法复制的。”
“而绝大多数越黄的气味,是一种酸香味,还有冲鼻的感觉。”
“特别是打开越黄制作的容器,比如越黄水杯时,这种冲鼻的酸味很突出,和海黄的“醇香”明显不同。”
“鉴别海黄和越黄,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别用细砂纸打磨海黄和越黄的器物,就能闻到明显不同的香味,然后再来分辨。”
“鉴别海黄和越黄的料子,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看它们纹理的层次感。”
“海黄之所以受追捧,就是其如水墨国画一般的木纹,变化多端,美轮美奂。”
“海黄的纹理更加清晰、明朗,粗中带细,线条分界清晰,层次感很强,整体看上去感觉是一副立体的淡墨山水国画。”
“而越黄的纹理相对杂乱,有混沌的感觉,层次感也相对较差,感觉是一副平面的抽象画。”
“总之,海黄的花纹含蓄淡雅,线条清晰有章法,越黄的花纹更为夸张,线条模糊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随着陈林像教科书般的讲述,张爱涛和何育人的脸色慢慢沉了下来。
他们后知后觉的感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并不像表面看起来这样简单。
这庞大的专业知识和口吻,绝不可能是一个门外汉,或者初突窥门境的新手能掌握的。
难道,真象他自己说的,他是一个鉴宝一次收费60万的超级鉴定师?
这时的陈林,已经说到了眼前这个假的‘黄花梨拔步床’的真身了。
“张哥的这架拔步床,严格说起来,叫做‘紫檀柳拔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