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姑奶奶拦下了她:“景澄从小在宫里被宠惯了,该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看着正厅里侄子那副咬牙切齿的模样,笑道:“他不是说要去参加科举吗?就该这样认真。”
“姑姑说得对。”国公爷满脸笑意,哪里还有平时的威严样:“几张卷子都做不好,显然是平时学艺不精。对了,选那个姑娘的事情怎么样了?”说着转向二儿子。
“你自己问他吧,时候不早,我也该回去了。”姑奶奶说着往大门走去。
众人相随。
“阿识,香萱的事你得好好考虑,别光想着厉害关系,关键是要她过得幸福。”姑奶奶望着国公爷语重心长地说:“咱们国公府就这么一个姑娘,不能让她受半点委屈。”
“是。”国公爷点头答应。
姑奶奶还想说什么,最后只叹了口气:“你自己权衡吧。”
“姑姑放心,我心里有数。”国公爷也想把最好的留给孙女。
姑奶奶说要走,身旁的侍女已经急匆匆去叫马车了。一会儿功夫,马车就在门外候着了。
上马车前,姑奶奶笑着看了看身边的繁空,又对国公爷说:“翠罗的儿子这么用心,让景澄这几天别进宫了,多跟他学学。”说完便进了马车。
目送姑奶奶的身影远去之后,国公爷转头看向殷淮,问道:“翠罗是哪位?”
繁空连忙上前几步,微微行了个礼:“国公爷,民妇便是翠罗。”
国公爷笑眯眯地说:“你把儿子教育得真不错。”
“闲诺没那么优秀。”繁空不想大家对二儿子太过关注,担心太过头反而不好。
“别谦虚了,要是我有这么出色的儿子,恨不得让越城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国公爷想起小孙子,要是能有卫家少年一半的才智,他怕是每天都会笑着醒来。
她可没谦虚,卫闲诺学习顶呱呱,近几个月的表现来看,二儿子确实变了不少,但繁空也摸不准二儿子到底哪里变了,这孩子心里有数,表面功夫不一定靠谱。
繁空盘算着,至少还得贴身陪着二儿子两三年,等他性子再稳固些。
夕阳西沉时,比试终于落下了帷幕。
卫闲诺完成了十二份试卷,全部答对。